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仰山光味长者》
《寄仰山光味长者》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阴。

下来虽有路,归去每无心。

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

径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ǎngshānguāngwèichángzhě
táng /

yǎngchánchùshānsōngdàodǐngyīn
xiàláisuīyǒuguīměixīn

niǎodàofēngxíngzhílóngqiūshíyǐngshēn
jìngxíngshuíjiànbànlǎoyuányín

注释
大仰:指大仰山或大仰禅师,一位高僧的修行处所。
禅栖处:禅修居住的地方。
杉松:高大的树木,常用于形容禅林环境的幽静。
顶阴:树冠的阴影直达山顶。
下来:从山上下来。
虽有路:虽然有下山的道路。
归去:离开,回去。
无心:没有牵挂,没有留恋的意思。
鸟道:形容山路极其狭窄险峻,如同鸟类飞行的路径。
峰形:山峰的形状。
直:笔直,形容道路险峻。
龙湫:深潭,常伴有瀑布,这里指景色壮丽的自然景观。
石影:岩石在水中的倒影,此处形容环境幽深。
径行:行走于小径上。
谁得见:谁能看见,表示人迹罕至。
半夜:深夜时刻。
老猿吟:老猿的啼叫声,增添山林的幽静与神秘。
翻译
在大仰禅师修行的地方,高大的杉松树荫直达峰顶。
虽然下山有路可走,但每次离开时都毫无留恋之心。
山峰险峻如同鸟道般笔直,龙湫瀑布旁的石影幽深难测。
在这条小路上行走谁曾得见,只有半夜时老猿的啼声回荡其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的景象,诗人通过大自然的美妙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开篇“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阴”两句,以宏伟的仰山为背景,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氛围。杉树和松树长至山顶,其浓荫如同天然的帷幕,将世俗隔绝。

“下来虽有路,归去每无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淡泊以及对山中的生活的向往。虽然下山有路可循,但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留恋,不愿意离开这片宁静的所在。

“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神秘与美丽。鸟儿在峭拔的山峰间自由翱翔,古老的传说中的龙湫(即龙居之处),则以其深邃不测的石影,衬托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径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最后两句,诗人在山中漫步,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半夜时分,那些老猿的长啸声响起,似乎是山林间唯一能与之对话的生命。这里的“径行谁得见”,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强调了他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共鸣的深刻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仰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心灵深处对于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向往。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梅庄主人袖诗见过累日欲得次韵以汩汩无暇且

偶驱小队踏苍苔,无数梅花照眼开。
更有高人同胜赏,此行端是不虚来。

(0)

鲁漕按行诸郡以所得江山之秀形之篇章灿然成

十分秋色满江天,准拟游观快目前。
愧我把麾成束缚,羡君揽辔得盘旋。
平时已富琼瑶什,行处还多锦绣篇。
何计获陪轺传去,肯将吟笔写山川。

(0)

潘公舍人义荣当世第一流人也仆顷得金华私窃

一代名流世许谁,独公皎皎著明晖。
少摅妙蕴聊持橐,欲振孤风便拂衣。
愧我仰高乖晤对,羡君请益控玄微。
今朝刮眼看遗墨,更觉平生万事非。

(0)

前日小集梅花犹在乘兴移其下杯行乐甚是夕风

老去逢春倍感时,兴来聊复对芳菲。
月明更觉花枝好,风动还惊雪片飞。
一笑休辞今夕醉,四并须信古来稀。
乘闲莫惜频相过,要共携壶上翠微。

(0)

送朱颜聪和韵

伤时已老壮夫颜,可使分携一日间。
细细梅花薰别酒,依依寒日淡前山。
由来世上知音少,况是人生会面难。
他日诗成能念我,寄来莫放驿筒闲。

(0)

挽周希舜二首

末俗事浮竞,夫君志不移。
至诚闾里化,纯孝冕旒知。
恬养方安命,骞腾未济时。
一朝埋玉树,空使万人悲。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