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
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
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与无奈。
“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这里的“先生”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的朋友,表达了一种贫穷而又不得志的状态。通过“醉尉嗔”,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愤懑的情绪。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尽管外界可能不理解他们,但在他们内部却有着深厚的友情。这里的“三人”通常指的是三个知己或是比喻深夜寂静时只有思想上的伙伴。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
这两句诗通过对早晨鸡鸣声和白发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悲凉感和年华老去的无奈。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感慨。
“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次离别后,对远方老朋友的思念,以及自己将要回到自然中去钓鱼,寻找内心的平静。五湖春天,通常象征着美好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贫困、友情、时光易逝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