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符竹》
《符竹》全文
明 / 黄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真气通瑶岛,灵符降玉清。

不随寒暑变,应使鬼神惊。

雨濯琅玕长,风翻翡翠明。

谁云虫所篆,叶叶是天成。

(0)
鉴赏

此诗《符竹》由明代诗人黄畿创作,通过对符竹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之气与神秘力量。

首句“真气通瑶岛”,以“真气”形容符竹内蕴的神圣之气,仿佛能穿越至仙境瑶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灵符降玉清”,进一步强调符竹不仅具有灵气,还能从高洁的玉清之地降临人间,增添了其非凡的神秘色彩。

“不随寒暑变,应使鬼神惊”两句,通过对比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突出符竹的恒定不变,暗示其拥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足以令鬼神为之震撼。这种超然物外的特性,使得符竹在诗中成为一种象征,寓意着某种超凡的存在或力量。

接下来,“雨濯琅玕长,风翻翡翠明”描绘了符竹在自然界的生长状态。雨露滋润下,琅玕(竹子的别称)更加茁壮成长;微风吹拂时,翠绿的竹叶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符竹的自然之美,也暗喻其生命力的旺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谁云虫所篆,叶叶是天成”表达了对符竹自然生长之美的赞叹。诗句指出,人们往往认为竹叶上的纹理是由虫子所刻划,但实际上,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展现出天地间最纯粹的造化之美。这一句既是对符竹自然之美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神奇创造力的颂扬。

综上所述,《符竹》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符竹描绘为一种蕴含神秘力量、超凡脱俗的存在,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黄畿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宗大。成化间隐居粤洲草堂,著《皇极经世书传》。子黄佐续成之。
猜你喜欢

松坞答鲁南对月见忆之作

良宵爱对空山月,赤旱愁侵独坐人。

江鹳不将时雨至,林乌还带晚霞新。

家依百亩心同切,地隔孤峰梦亦频。

野寺相随又相别,人间离合本无因。

(0)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其六捲幔

每报庭花发,烦余捲幔看。

东风先会意,吹搭小阑干。

(0)

酬刘元瑞黄州见寄之作

秋风旌节过黄州,杪岁椷书到岭陬。

交谊死生归气槩,词华今古接风流。

江翻荆口天齐落,山转滇南地半浮。

闻道柏台多暇日,况逢陶谢好同游。

(0)

华山舜祠

隐隐苍梧映郭门,滔滔江水抱山根。

群峰独捧重华庙,大地谁言五岳尊。

云暗九疑迷葬地,月明孤竹见啼痕。

长将涧藻修寅祀,愿就琴薰仰德温。

(0)

送舒教谕赴海阳·其三

沧海潮阳郡,青山刺史祠。

遗文真作者,直道更吾师。

采藻怀明荐,歌芹托盛时。

寥寥前圣统,无使后生疑。

(0)

春思·其四

庭前古松高百尺,屈干回姿如老龙。

我欲据床还散发,簿书堆案不从容。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