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俞秀老忽然不见》
《俞秀老忽然不见》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忽去飘然游冶盘,共疑枝策在梁端。

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ùlǎoránjiàn
sòng / wángānshí

piāorányóupángòngzhīzàiliángduān

chánxīnzànfángdàosuīqīngwèihán

翻译
忽然离去,轻盈地漫游在繁华世界,
仿佛枝条般轻巧地倚在高高的屋檐上。
注释
忽去:突然离开。
飘然:轻盈的样子。
游冶盘:游荡于热闹的场所。
共疑:仿佛让人怀疑。
枝策:比喻人的轻盈姿态。
梁端:屋檐或高处。
禅心:佛教中指清净的心灵。
暂起:暂时升起。
何妨:不妨碍。
寂:寂静。
道骨:修行者的骨气。
虽:虽然。
清:清冷。
不畏寒:不惧怕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自在的禅意。"忽去飘然游冶盘"中的"冶盘"可能指的是一种清净之地,诗人仿佛随风而去,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共疑枝策在梁端"则是说树木的枝条似乎伸展到屋梁上,这里传达了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接着的"禅心暂起何妨寂"表明诗人内心的宁静,即使禅思偶尔升起,也不会感到孤寂或不安。最后"道骨虽清不畏寒"则是说尽管诗人的修为(这里指的是他的道德、品格)纯洁无染,但他并不怕冷酷的外界环境,这里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禅意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作常常蕴含深厚的哲理和个人情感,这首诗便是其内心世界的一次流露。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虞美人·其三石榴花

李家妹子陶家姊。甘逐封姨死。石家房老剩翾风。

好把小名醋醋换红红。艳妆底事心如火。

生日逢重午。萧郎笑插玉人头。

问道留侬侬去若为留。

(0)

南乡子·其五吊邹氏废园

华屋委荒丘。萧瑟西风十二楼。

留下空梁巢燕,啾啾。梦忆珠帘碧玉钩。

歌舞彩云流。野草斜阳伴客愁。

惟有青山依旧在,悠悠。看尽红颜又白头。

(0)

河传·其十十月

春小。暖早。鹦哥报道。海棠开了。妆台乍晓。

云髻新添通草。画衣飞翠鸟。琐窗容易斜阳下。

香奁卸。无计消长夜。剪金凫。倒玉壶。胡庐。

偷窥秘戏图。

(0)

河传·其五五月

佳辰重午。钗悬艾虎。臂缠彩缕。龙舟两两竞渡。

画鼓。雕弓射角黍。兰汤浴罢蒲觞泛。红生面。

窈窕摇葵扇。凭栏杆。亸髻鬟。阑珊。乞郎半夏丸。

(0)

河传·其二二月

春半社来飞燕。丽日花朝。茜裙扑蝶过红桥。

垂腰折柳条。汉宫寒食新传火。贻雕卵。

耍笑郎家果。墙头马上看秋千。喧阗。争分白打钱。

(0)

潇湘逢故人慢.寄蛟门,时方校订余使粤诗

绿烟如雾,早花坞飘红,柳堤拖絮。芳草生汀浦。

正人立斜阳,雁回沙屿。

昼自雷塘,喜剖得、故人鱼素。

战声里、词客箫闲,收拾岭南新句。

水添波,春又暮,忆缥缈、江楼归帆悬处。

极目邗沟路。奈往事隔年,停云频赋。

风雪旗亭,可更有、双鬟重遇。

想剪烛、樽酒论文,惆怅芜城春树。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