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苇萧萧秋几月,花吐黄云未成雪。
小鸟飞从何处来,踏著寒枝带霜折。
黄腹充盈丹喙长,青绡为衣白玉裳。
美人娇爱不可见,云水万里天茫茫。
败苇萧萧秋几月,花吐黄云未成雪。
小鸟飞从何处来,踏著寒枝带霜折。
黄腹充盈丹喙长,青绡为衣白玉裳。
美人娇爱不可见,云水万里天茫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翠鸟的美丽与孤独。首先,“败苇萧萧秋几月”,败落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花吐黄云未成雪”,黄花绽放,仿佛是未化为雪花的云朵,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展现出秋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小鸟飞从何处来,踏著寒枝带霜折”,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落在带有霜冻的树枝上,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自然界的严寒与生命的坚韧。“黄腹充盈丹喙长,青绡为衣白玉裳”,翠鸟腹部黄色,喙部鲜红,身着青色羽毛如同丝绸,白色羽毛如玉,形象地描绘了翠鸟的美丽与独特。“美人娇爱不可见,云水万里天茫茫”,表达了对翠鸟的赞美之情,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亲近,只能在心中默默欣赏,象征着美好事物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遗憾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和翠鸟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美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引人深思。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飙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霰雪交馀辉。
凌寒山驿孤,持杯空自疑。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
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
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
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吴钩。光透黑貂裘。
客思晚悠悠。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
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手上扁舟。
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