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野老羹莼丝,弗羡肉山酒为池。
啖我故人吏未归,脚靴手板方苦饥。
岂无盘飧置璧圭,我乏是物君非宜。
近闻示病作居士,不似齐州称主司。
岁恶无乃馋所为,自是不当食肉糜。
书来中有七字诗,问讯劳苦开人眉。
墨丸不减官隃麋,著书寂寞来孔时。
我曹老矣善自持,莫拟狂瘦胜痴肥。
他乡异县久别离,明月千里长相思。
江东野老羹莼丝,弗羡肉山酒为池。
啖我故人吏未归,脚靴手板方苦饥。
岂无盘飧置璧圭,我乏是物君非宜。
近闻示病作居士,不似齐州称主司。
岁恶无乃馋所为,自是不当食肉糜。
书来中有七字诗,问讯劳苦开人眉。
墨丸不减官隃麋,著书寂寞来孔时。
我曹老矣善自持,莫拟狂瘦胜痴肥。
他乡异县久别离,明月千里长相思。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跂所作,名为《寄晁以道》。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生涯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江东野老羹莼丝”、“肉山酒为池”等,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首句“江东野老羹莼丝”,以“野老”自比,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向往自然生活的态度。“羹莼丝”则暗示了生活的简朴与清贫。接着,“弗羡肉山酒为池”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追求。
“啖我故人吏未归,脚靴手板方苦饥”,诗人借故人未归,脚靴手板(官服的代称)空置,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官场生涯的无奈与困顿。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不满。
“岂无盘飧置璧圭,我乏是物君非宜”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即便在物质上有所欠缺,也不妨碍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关怀。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身份转变的感慨,从“居士”到“主司”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的差异。
“近闻示病作居士,不似齐州称主司”两句,通过对比友人身份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境遇的关切与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选择“居士”生活方式的尊重与欣赏。
“岁恶无乃馋所为,自是不当食肉糜”两句,诗人以“岁恶”(年成不好)为背景,推测友人可能因生活困难而改变饮食习惯,体现了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与同情。
“书来中有七字诗,问讯劳苦开人眉”两句,描述了友人通过书信表达对诗人的问候与关心,诗人在收到书信后心情为之舒畅,体现了友情的力量。
“墨丸不减官隃麋,著书寂寞来孔时”两句,通过“墨丸”(指书写工具)与“官隃麋”(古代官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官场上忙碌,仍不忘文学创作,同时也暗示了在孔时(孔子时代)的寂寞中寻找灵感。
最后,“我曹老矣善自持,莫拟狂瘦胜痴肥”两句,诗人以自己年事已高,告诫友人要保持自我,不要过于放纵或过于拘谨,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与期待。
“他乡异县久别离,明月千里长相思”两句,以明月为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系彼此,长久以来的思念之情如同明月般永恒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生活、社会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