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兴亡凡几回,垂芳遗臭等浮埃。
蝶飞荒径趋时乐,燕宿颓梁为主哀。
周粟不堪夷叔饱,汉车特载绮园来。
书生恐被山灵诮,牢把柴门闭不开。
今古兴亡凡几回,垂芳遗臭等浮埃。
蝶飞荒径趋时乐,燕宿颓梁为主哀。
周粟不堪夷叔饱,汉车特载绮园来。
书生恐被山灵诮,牢把柴门闭不开。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于历史兴衰、世事无常的感慨。"今古兴亡凡几回"直接点出了历史的轮回和变迁,从而引出"垂芳遗臭等浮埃",意在表达即便是曾经繁华如花的景象,也终将随风逝去,如同轻薄的尘埃。
接下来的"蝶飞荒径趋时乐"和"燕宿颓梁为主哀"则通过蝴蝶与燕子的动态,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对过往繁华遗迹的无情利用。蝴蝶在废墟小径上飞舞,享受着当下的欢乐,而燕子在破败的梁柱间筑巢,似乎在哀叹过往的荣耀。
"周粟不堪夷叔饱,汉车特载绮园来"一句,则是通过历史事件来强化主题。周朝时的粟(谷物),以及汉代的豪华车队,都被用来反衬现实与过往的对比。
最后两句"书生恐被山灵诮,牢把柴门闭不开"则是诗人以第一人称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作为一介书生,对于历史的深重和世事的无常,有着自己的担忧,不愿意被山林中的神灵所谴责,因此紧闭门扉,避免外界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顾我惭称十高士,与君同是两閒人。
君今独向名山去,说与归云我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