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较文场艺,俄经虎榜山。
上有欲落石,下为无底渊。
诗人昔好事,留字嵌空间。
摩挲殊未可,驻目但悠然。
已较文场艺,俄经虎榜山。
上有欲落石,下为无底渊。
诗人昔好事,留字嵌空间。
摩挲殊未可,驻目但悠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虎榜山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遗迹的追思。
首句“已较文场艺,俄经虎榜山”以对比手法开篇,将文场的技艺比作虎榜山的壮丽景色,暗示了从知识的竞技场步入自然界的宏伟景象,形成一种由内而外的转变,寓意着从书斋到山野的过渡。
接着,“上有欲落石,下为无底渊”描绘了虎榜山险峻的地形,石头似乎随时可能坠落,下方则是深不见底的深渊,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不可预测性。
“诗人昔好事,留字嵌空间”则转而赞美古人,他们曾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通过题字等方式,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融入这片山水之间,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摩挲殊未可,驻目但悠然”表达了作者面对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时的复杂心情。摩挲,即抚摸、触摸,这里指作者对历史遗迹的细细品味;驻目,则是凝视、停留,意味着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整个句子传达出了一种既惊叹于自然之美,又感慨于历史之深远的复杂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虎榜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蒸烟暝万古,垂云结楼台。
白日堕空冥,天地安在哉。
川岳冰穹崇,寒林倏花开。
对酒不能饮,拥褐心悲哀。
翟生雀罗裔,左氏麟经才。
攀稽涉古陂,访戴临河隈。
两骑踏苍茫,宛如空中来。
日夕严飙兴,稍见归鸦度。
虽开宴台云,不辩焦桥路。
呼儿斸冻蕨,然蒿写秋露。
谈玄析绵邈,览古悲沿溯。
停杯划一笑,茫然独四顾。
雷泉峡激石巃嵷,日湍山陷回光动。
吁嗟此壮观,万古谁为开。
涡黄潭黑窈莫测,秀黛碧玉何崔嵬。
人言窟底有龙卧,气吐白昼常风雷。
去年重九登吹台,翘望名山思袅娜。
今年今日谁料吾,醉踏穷山蹑礧砢。
拂衣欲上万仞壁,濯缨还就孤崖坐。
秋风吹林猿狖语,浮桥横空袅相拄。
岚寒细飘瀑布雪,峰云破碎芙蓉裂。
金芝瑶草真有无,缥缈仙灯暮明灭。
君不见此桥今千年,谷冷迹绝无人烟。
岩劖苔蚀石漠漠,太白紫阳俱我前。
对此不须更惨怆,明朝且上香炉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