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磊落人,赋物何曲肖。
君画如其诗,天机转清妙。
正于芥子中,光芒烛龙耀。
蠕动天地间,鼓荡谁所召。
纷挐蛮触争,惨淡虫沙吊。
寓言十八九,蒙庄庶同调。
东坡磊落人,赋物何曲肖。
君画如其诗,天机转清妙。
正于芥子中,光芒烛龙耀。
蠕动天地间,鼓荡谁所召。
纷挐蛮触争,惨淡虫沙吊。
寓言十八九,蒙庄庶同调。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文人夏孙桐所作,名为《冯叔莹仿元人用东坡诗意绘草虫七种属题》。夏孙桐以“东坡磊落人,赋物何曲肖”开篇,巧妙地将苏轼(东坡)的个性与才华比作描绘事物时的独到眼光和细腻笔触,赞美了冯叔莹模仿元代画家的风格,用苏轼的诗意来绘制草虫图,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
接着,“君画如其诗,天机转清妙”进一步强调冯叔莹的画作如同苏轼的诗一般,充满了清雅与精妙。夏孙桐通过“正于芥子中,光芒烛龙耀”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冯叔莹在微小的草虫世界中,却能展现出如同照亮巨龙般的宏大光芒,体现了他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蠕动天地间,鼓荡谁所召”则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暗示着这些生命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宇宙法则的体现。接下来,“纷挐蛮触争,惨淡虫沙吊”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竞争与生存的艰难,同时也暗含了对生命的同情与敬畏。
最后,“寓言十八九,蒙庄庶同调”引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意指冯叔莹的画作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庄子的寓言相呼应,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思考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叔莹画作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厚造诣,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农操豚蹄竞谋鬼,已信今年非昔比。
十日五日风雨时,好语急传儿女喜。
南来麦熟春事收,东郊日落人影稠。
骚人一见喜不尽,新诗预庆丰年秋。
悬知圣德回天地,荒政已修非罪岁。
目前更看牧羊人,不觉维鱼来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