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锡杖雪侵头,历遍名山始倦游。
明月归来岩下寺,清风唫倚峡西楼。
羡师得道如文畅,老我栖身似许由。
试和诗篇扣禅意,世间谁解悟浮休。
青青锡杖雪侵头,历遍名山始倦游。
明月归来岩下寺,清风唫倚峡西楼。
羡师得道如文畅,老我栖身似许由。
试和诗篇扣禅意,世间谁解悟浮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道元上人游历名山后归来的场景。首句“青青锡杖雪侵头”形象地刻画了僧人的行迹,锡杖在雪中显得更加青翠,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岁月的痕迹。诗人表示自己遍游名山后感到疲倦,但对道元上人的修行和归宿充满羡慕。
“明月归来岩下寺,清风倚倚峡西楼”描绘了僧人归宿的宁静与诗意,明月和清风增添了环境的禅意,显示出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以“文畅”形容道元上人得道后的智慧通达,而自比为隐士许由,表达了对无欲无求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试和诗篇扣禅意,世间谁解悟浮休”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诗歌传达禅宗的意境,但感叹世间能理解这种超脱心境的人寥寥无几。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与自我反思,展现出对心灵净化和超然境界的追求。
游戏人间耳。甚寻常、墨奴粉隶,两难安置。
那有男身刘碧玉,肯学汉宫猪媚。
把一握、云心轻委。
记否萝屏秋雨夕,楚灵均、掩泣歌山鬼。
灯耿耿,敛襟对。眼看江上东流水。
想年来、味都尝遍,苦甜桃李。
插脚红尘无转劫,谁免谤生薏苡。
且跨虎、空山长逝。
几辈情丝能慧断,撇莲华、忏梦清钟地。
天上月,要残矣。
钩连九折巴陵,箐云压栈通烟户。
升崖纤直,陷沙篙重,梦听邪许。
淫预红犀,僰门白马,瞿塘青虎。
等簸愁箕上,抽魂剑缝,来投此、穷天路。
漫羡洄流如弩。掩低篷、黯闻猿絮。
一般险恻,孤商移贸,老官还戍。
那似严陵,佳山明月,画眉春树。
更柔波七里,轻帆款款,送琵琶雨。
点波心、如鸥上下,柳花疏淡相拂。
烟埼伴惯垂纶叟,寄与鱼潮信息。沙软碧。
狎素影双双,冷梦湘奁隔。忘机自适。
更泛泛浮来,闲闲散去,春水舍南北。
寻盟否,佳侣短凫修鹢。休文词赋堪忆。
谁将廿四霜翎瘦,画到芙蓉艳色。秋欲夕。
盼锦缆牙樯,拍起愁千尺。月高江白。
剩独夜苍凉,飘飘若许,天地一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