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节庆景象,展现了唐代观赏花灯时的热闹与繁华。诗人通过对光怪陆离的火烛、红色的装饰和歌声喧哗的夜晚,以及满街尘土中飘香的罗绮,勾勒出了一个喜庆而又繁忙的景象。
"星宿别从天畔出"一句,则描写了夜空中的星辰似乎也参与了人间的欢庆,而"莲花不向水中芳"则通过反面衬托,表达了一种非自然的美丽更胜过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则透露出一种繁华背后的失落与留恋,宝钗散落,骤马匆忙,而这种场景却似乎仍然属于那个早已逝去的明朝,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残迹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不仅展示了节日的热闹,也抒写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
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
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
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
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
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
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
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
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
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
不必汾水上,秋风看雁群。
东家红梅开出墙,墙西女儿学新妆。
春风引客白日长,天河绿水浮鸳鸯。
摘花赠渠到渠处,更问鸳鸯寄声去。
昨日吴郎坐上时,袖中小字鸳鸯付。
酒虽入唇不能醉,醉得人心是朝暮。
朝愁衾枕旧薰香,暮愁霰雪飘如絮。
听他双韵舞伊州,舞彻夭妍不转头。
众人笑语曾不语,肠作车轮一万周。
屈节请还无甚愧,当时麈尾自驱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