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氏不出牖,庄生务内游。
猿猱犹习定,难犬放须收。
俛仰超三际,翱翔隘九州。
坐忘师正一,辟谷慕留侯。
客至酒三酌,睡馀茶一瓯。
萧然方丈内,卒岁更何求。
老氏不出牖,庄生务内游。
猿猱犹习定,难犬放须收。
俛仰超三际,翱翔隘九州。
坐忘师正一,辟谷慕留侯。
客至酒三酌,睡馀茶一瓯。
萧然方丈内,卒岁更何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道家哲学的气息。诗人通过描述这位隐士的日常活动,如闭目养神、与猿猴共处、饮酒品茶等,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首句“老氏不出牖,庄生务内游”引用了老子和庄子的典故,暗示隐士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而非外在的物质世界。接着,“猿猱犹习定,难犬放须收”描绘了隐士与自然界的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俛仰超三际,翱翔隘九州”表达了隐士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自由自在地在心灵的世界中飞翔。而“坐忘师正一,辟谷慕留侯”则揭示了他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我修炼,向往像留侯那样的高人境界。
最后,“客至酒三酌,睡馀茶一瓯”描绘了隐士待客时的简朴生活,通过饮酒、品茶来享受生活的乐趣。“萧然方丈内,卒岁更何求”则以简陋的居所衬托出隐士满足于内心世界的丰富,对物质生活没有过多的追求,只求岁月静好,内心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凡脱俗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内心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