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
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
我怀何所畏,所畏在官箴。
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
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
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
我怀何所畏,所畏在官箴。
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道傍虎迹行》,描绘了诗人在路旁看到猛虎足迹后的心境。首句“朝履猛虎迹”展现了早晨走过时发现的虎爪印痕,暗示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接着,“暮宿猛虎林”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危险,夜晚诗人身处虎林之中,更显孤独与不安。
“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两句通过描绘虎啸和阴风吹过山岭,渲染出一种恐怖和荒凉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恐惧。然而,诗人的内心并非完全被恐惧占据,他意识到自己所畏惧的并非眼前的猛虎,而是“所畏在官箴”,即对官场规则和道德责任的敬畏。
最后两句“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冒险行为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比金钱更为宝贵,因此对冒险的行为感到惋惜。整首诗以虎迹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人的情感与理智,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明月满庭树,与子步清影。
参横北斗低,共此良夜永。
一从明月缺,子即与我别。
两桨泛西江,摇荡万顷雪。
明月今复圆,子行阿那边。
爱而不可见,望望空凄然。
愿子理归舟,复向长安道。
快来我庭前,趁此明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