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归卧白云庐,牛角前头挂汉书。
欲向田园谋食力,岂能枵腹事耕锄。
拂衣归卧白云庐,牛角前头挂汉书。
欲向田园谋食力,岂能枵腹事耕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士在初夏时节,面对田园生活与个人理想的抉择时的内心独白。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首句“拂衣归卧白云庐”,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决然离开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他选择与白云为伴,隐居于山林之中,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一种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更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高度追求。
次句“牛角前头挂汉书”,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志趣。他将古代典籍挂在牛角之上,意味着他对历史知识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学问的执着,更是对理想与知识力量的坚信。
后两句“欲向田园谋食力,岂能枵腹事耕锄”,表达了主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心境。他渴望通过劳动自给自足,实现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但又担心在追求物质生存的同时,会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坚持,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由、知识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心境的诗歌,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我昔游玉京,行歌采三秀。
蕊宫何崔嵬,层城互延袤。
道逢羡门子,龙峤相都授。
石室秘玄文,素书多篆籀。
拜领契神符,金丹炼垂就。
粉霜白如饴,服食轻肌腠。
乘鸿遍入遐,羽盖高驰骤。
自持青毛节,笑向天门扣。
稽颡礼玉皇,詑我来何后。
举手谢时人,谁参两尘透。
河源二月春色好,绿卉红英花满道。
美人不爱河阳花,只爱青青河畔草。
为言风霜摇落时,和羲律转荣还早。
盈盈珠露缀湘裙,折来轻向蛾眉扫。
君不见萋菲成锦易弃掷,玉帐佳人坐中老。
瑶琪贝叶谩栖尘,灵根翠㔩聊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