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当首夏,暖风日日吹。
拂云似席卷,飘絮如雪飞。
繁蕊将辞条,催残胡疾为。
对之惄焉愁,不为惜芳菲。
年来春雨艰,多赋云汉诗。
去冬三白佳,膏泽被郊畿。
满拟二麦丰,慰我三农饥。
亢旱虽未形,待泽正此时。
先忧理则然,后乐非所期。
园林当首夏,暖风日日吹。
拂云似席卷,飘絮如雪飞。
繁蕊将辞条,催残胡疾为。
对之惄焉愁,不为惜芳菲。
年来春雨艰,多赋云汉诗。
去冬三白佳,膏泽被郊畿。
满拟二麦丰,慰我三农饥。
亢旱虽未形,待泽正此时。
先忧理则然,后乐非所期。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园林中的景象,以及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感慨与忧虑。开篇“园林当首夏,暖风日日吹”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温暖的春风在初夏时节轻轻吹拂,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拂云似席卷,飘絮如雪飞”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风中云卷云舒、柳絮飘扬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哲理。
“繁蕊将辞条,催残胡疾为”两句转而关注植物的生命循环,花朵即将凋谢,枝条逐渐枯萎,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感慨。“对之惄焉愁,不为惜芳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愁绪,虽然惋惜花木的凋零,但更多的是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
接下来,“年来春雨艰,多赋云汉诗”提到近年来春雨稀少,诗人因此创作了许多关于云和天的诗歌,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思考。紧接着,“去冬三白佳,膏泽被郊畿”描述了去年冬天连续降雪的美好情景,这场雪带来了充足的水分,滋润了郊野,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满拟二麦丰,慰我三农饥”表达了诗人对于来年小麦丰收的期待,这不仅能够缓解农民的饥饿问题,也是对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然而,“亢旱虽未形,待泽正此时”又揭示了当前干旱的潜在威胁,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雨水,因为干旱随时可能降临。
最后,“先忧理则然,后乐非所期”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面对自然的不确定性,他选择先忧后乐,体现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甚凭高抒恨费萸觞,风前劝长星。
尽销沈今古,虚廊废苑,残堞山城。
遍洒诸天法雨,不洗血花腥。
空写登临感,盈纸秋声。
休问清凉故垄,怅销金一例,冶梦难醒。
怕琵琶孤冢,山失旧时青。
泣新亭、更无人在,剩南飞、哀雁落前汀。
愁来路,听胥涛起,云黯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