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独处时的愁绪与思索。开篇“强插黄花三两枝”,黄花常象征着悲秋或孤独,诗人强行插置几枝黄花,或许是在强调这种情感的主观体验。接着“还图一醉浸愁眉”表明诗人希望借酒浇愁,但这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
第二句“半床斜月醉醒后”,在半夜里,月光倾泻在床上,诗人从酩酊大醉中苏醒过来,这个时刻往往是最容易触发深层情感的时候。紧接着“惆怅多于未醉时”则表达了一个反常的现象:通常人们借酒浇愁,醉后会暂时忘却烦恼,但诗人在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忧伤和惆怅竟比醉前更加深重。这种情感的加剧,可能源于清醒后的自我反思,使得内心的痛楚与孤独感更为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月光、酒和黄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略带哲理的情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重阳夜旅途中的孤独与深沉。
乱蛩如絮,旧燕来窥,个侬心事犹昔。
嫩绿芭蕉,卷不尽、新愁盈尺。
被恋余熏,袜留纤影,客怀空积。
道云和再鼓,曲罢人遥,窗前雨,声声滴。
君家有个卢生,在邯郸道上,一枕轻掷。
省识家风,偏又阅、蓟燕陈迹。
只须向、炉边醉到,使者氤氲更谁觅。
此境迷离,耐人寻味,问何时醒得。
有人词人,是石湖仙,寄兴渺哉。
更王昌十五,年时许嫁,张先三影,妙绝纤埃。
一样清才,无边绮丽,说到閒情笑举杯。
应怜我,堕红尘十丈,蓬岛难回。生涯。无计安排。
问妆阁何时亲去来。
羡朝云梦稳,商量近句,小蛮腰瘦,描画形骸。
自喜风怀,慰侬寂寞,教种孤山处士梅。
新词好,怕烟浓九子,着意相催。
劝子一杯酒,听我短歌行。
长江滚滚东走,疏凿费神丁。
天地龙拿虎掷,今古猿啼鹤怨,慷慨若为平。
碧瓦何王殿,废垄有人耕。剑横腰,书挂角,竟何成。
长安万人如海,龟息养閒龄。
不学渊明种秫,且共刘伶荷锸,春雪斸黄精。
宇宙久寥泬,吾道一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