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全文
唐 / 羊士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

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

聊持循吏传,早晚囗为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ǒujùnlèiniánézhīmìngliáoyánzhì
táng / yángshìè

nánguódōngshānzuòlǎo
dēngcháofēiyǐnchūshìzhēn

zhícánlóngjiànxīnqīngài
liáochíxúnchuánzǎowǎnwèi

翻译
南方似乎怀疑我是个逃亡的客人,我在东山过着隐居的生活。
虽然我入朝为官,并非真正的大隐士,离开官场才是真正的愚蠢选择。
我的正直让我羞愧,如同龙剑无处施展,内心清净却像珍爱玉壶一样。
姑且拿着循吏的传记自勉,不知何时能如他们般淡泊归隐。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逋客:逃亡的人或隐居者。
东山:古代隐士常居之地,这里指隐居生活。
登朝:入朝为官。
大隐:指在世俗中保持高洁品行的大隐士。
出谷:离开山谷,引申为退出官场。
龙剑:象征刚直不阿的才能。
玉壶:比喻纯洁无暇的心灵。
循吏传:记载清廉官员事迹的书籍。
囗: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可能是'终'或'久'。
鉴赏

这首诗是羊士谔在唐朝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隐居山林的心境。诗中的“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向往和自我定位为隐逸之士。"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超脱心态,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做一个真正的隐者。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一句,通过对比物象来描绘诗人性格和情操。"气直"指的是诗人性情 直率不阿,而"惭龙剑"则是一种高洁无暇的象征;"心清"表明内心之纯净,而"爱玉壶"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喜爱,玉壶常象征清廉。

最后,“聊持循吏传,早晚囗为徒”一句,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像古代循吏一样,以身作则,成为他人的榜样。"早晚囗为徒"中“囗”字可能是“学”字之误,即表示愿意学习、追随这样的正直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廉自守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作者介绍
羊士谔

羊士谔
朝代:唐   籍贯:泰山(今山东泰安)   生辰:约762~819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猜你喜欢

三学院二首·其一

远岫朝来更爽,孤云徙倚长闲。

飞出偶成霖雨,归来依旧青山。

(0)

句·其四

何须兼住用招提。

(0)

友人惠芍药并青梅一枝偶成三绝·其二

芳丛的皪长明槛,不似馀花顷刻春。

始信有常能耐久,何须逐巧斗尖新。

(0)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其七

昂霄杉桂不知年,风纛云幢锁暮烟。

狡狯老钦能缩地,十洲移得别山川。

(0)

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其三

师今此去几时回,是法初无去与来。

一句但言无可得,宝函封印不须开。

(0)

再赋十绝·其十

蜡珠作凤定非真,真凤惟梧与竹亲。

凤去台空应不恨,赋诗同有谪仙人。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