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黄学士还永嘉·其三》
《送黄学士还永嘉·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深情仰都畿,逝将谒天子。

夕发斗城隅,晨趋阊阖里。

鹤发耀冠缨,龙颜顾为喜。

拜稽颂万年,惓惓未能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黄学士还永嘉(其三)》中的片段,描绘了送别学士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朝廷的忠诚。

“深情仰都畿,逝将谒天子。” 开篇即表达了对京城的深切仰慕之情,以及即将见到天子的激动与期待。“都畿”指京城,“天子”则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对京城的向往,也暗含着对国家的忠诚。

“夕发斗城隅,晨趋阊阖里。” 描述了送行的场景。诗人傍晚从京城的一角出发,次日清晨便赶往皇宫,以示对黄学士的尊重和对朝廷的恭敬。这里运用了时间的对比,从“夕”到“晨”,强调了行程的紧迫和对黄学士归途的关切。

“鹤发耀冠缨,龙颜顾为喜。” 这两句描绘了黄学士的形象。鹤发象征着黄学士的年长和智慧,冠缨则是文官的标志,龙颜则形容皇帝的威严。黄学士在归途中受到皇帝的瞩目,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朝廷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皇帝对他的尊敬和喜爱。

“拜稽颂万年,惓惓未能已。”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黄学士的祝福和不舍。黄学士在归乡前向皇帝行礼,颂祝皇帝万寿无疆,同时流露出对皇帝的依恋和对未来的忧虑。这一方面是对黄学士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君主的忠诚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忠诚与对皇权的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归乡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韵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江上行三十首·其二十五

雁回应蛩吟,萧萧落叶暮。

谁知天籁鸣,尽是秋声赋。

(0)

江上行三十首·其七

最爱曲无毒,偏怜蟹有螯。

舟中无所事,痛饮读离骚。

(0)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襄阳曲二首·其十七

春蚕眠,春蝶举。

紫燕飞来黄鹂语,春深堤上多游女。

过曲桥,逐前侣,踏青拾翠知何许。

大堤之水锦为波,倒映新妆写翠娥。

欲解明前致赠,盈盈罗袜星河。

(0)

秋夕同阮坚之潘景升泛月胥门江上

出郭清尊散夕阴,蒹葭凫雁自萧森。

德星正聚真人气,明月如窥吏隐心。

对酒雄风舒阮啸,悲秋良夜称潘吟。

仙槎一水堪乘兴,此际扁舟意转深。

(0)

赋得枫桥流水五绝送孙建侯归金陵·其三

枫响飕飕落暮潮,郎君且驻木兰桡。

桥边车马尘初静,明月新教白玉箫。

(0)

赋得枫桥流水五绝送孙建侯归金陵·其二

流水潺潺日夜闻,当年曾度水犀军。

临流莫话兴亡事,惊起啼乌片片分。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