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蠡口夜归》
《蠡口夜归》全文
明 / 姚广孝   形式: 古风

日没渡口昏,水风着人热。

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

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

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

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

(0)
鉴赏

这首《蠡口夜归》描绘了夜晚渡口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诗人姚广孝以细腻的笔触,将夜色中的渡口、水面的微风、渔灯的闪烁以及归途中的舟人与山中人的期待,一一展现出来。

首先,“日没渡口昏,水风着人热”,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渡口的静谧氛围,夕阳西下,光线渐暗,渡口显得格外宁静。而“水风着人热”则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水面上的微风吹拂,反而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与黄昏的闷热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接着,“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描绘了渔灯在夜色中与萤火虫相互辉映的情景。渔灯的光芒时隐时现,与远处的萤火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这种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随着舟人的报信,诗人意识到归途的遥远和旅途的疲惫。这一句不仅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的渴望与归心似箭的情感。

“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在诗人眼中,熟悉的家乡变得模糊不清,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心灵上的疲惫。诗人努力眺望,却无法清晰地看到家乡的轮廓,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难以言表的哀愁。

最后,“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诗人想象着山中的人们还在等待他的归来,无论是等待他还是等待月亮,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等待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期盼与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途的复杂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珍视。

作者介绍
姚广孝

姚广孝
朝代:明   字:斯道   籍贯:苏州府长洲   生辰:1335—1418

(1335—1418)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猜你喜欢

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其四

艅艎摇曳大江滨,龟手从来笑越人。

会使风樯如阵马,何妨鹢首著龙鳞。

已欣淮北兵戈捷,且醉江南曲米春。

元直德翁忘尔汝,孰为东道孰为宾。

(0)

再和赵正之都运观水战三首·其三

抱病深栖云海滨,误恩起废愧陈人。

飞腾固乏抟风翮,游泳长思纵壑鳞。

一局销磨垂老日,三杯摇荡满怀春。

何当诏许归田野,会有渔樵作上宾。

(0)

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其三

本来滴水滴冻,岂碍彻风彻颠。

欲问东西祖意,莫嫌吃饭参禅。

(0)

端康之间地名越城五山秀峙有蜿蜒飞跃之状山有五龙庙当秦时神媪临江五龙从之游没葬山上庙祀至今灵响甚著乡人以风雨候龙之归因作送迎辞五绝句以遗之·其一

风雨潇潇云气浮,五龙归觐到灵湫。

星霜换易江山在,尚忆当年水际游。

(0)

同曹使君登浮金堂

绕堂松竹散扶疏,枕带江山美有馀。

神物化龙同剑浦,双溪成字类桐庐。

朝云夜月随时好,栖鹭飞鸥迥自如。

茗饮相从得清赏,坐令胜事踵苏徐。

(0)

中秋月色佳甚与宗之对酌天宁寺宝华堂

去年今夕寓通城,犹有新诗寄弟兄。

一自裹囊来海上,更无系帛付鸿征。

禅房酌酒夜方阒,海月窥人光更清。

起舞月中心尚壮,乘槎便欲造蓬瀛。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