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四十八送鲁云松博士迁郾城掌教》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四十八送鲁云松博士迁郾城掌教》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汉家博士雅传经,忽讶衔鱼落讲庭。

五月梁园尘似雨,十年鲁壁鬓如星。

乡心芳草从前绿,客味寒毡依旧青。

此日诸生同祖道,骊驹歌断不堪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博士离开京城,前往郾城掌教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博士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学问与品德的赞美。

首联“汉家博士雅传经,忽讶衔鱼落讲庭。”以“汉家”点出历史背景,暗示博士传承古代经典学问的高雅风范。突然间,一只衔着鱼儿的鸟儿落在讲堂之中,这一细节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喻了博士在学术上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颔联“五月梁园尘似雨,十年鲁壁鬓如星。”通过对比时间跨度,展现了博士在学术道路上的辛勤耕耘。五月的梁园,尘土飞扬,仿佛是时间的流逝;而十年后的鲁壁,博士的鬓发已如繁星般斑白,形象地刻画了岁月的痕迹和知识积累的过程。

颈联“乡心芳草从前绿,客味寒毡依旧青。”表达了对博士离开故乡的不舍之情。芳草绿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寒毡”则暗示了客居生活的清贫与孤独,但“依旧青”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尾联“此日诸生同祖道,骊驹歌断不堪听。”描绘了送别场景,诸生一同为博士送行,骊驹(即马)的歌声在离别的时刻戛然而止,无法继续,表达了对博士离去的深深哀伤和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博士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人有谓余老者感作

一身不遇家屡空,谈诗说剑心何雄。

少年虽去壮还在,出门千里轻飞蓬。

饮酒多欢侠游子,寻花常宿倡楼中。

半生为乐不知病,两耳忽患今春聋。

梳头遂见发初短,照面恰怪颜无红。

往还后生最轻薄,笑云似尔当称翁。

繁华零落尽朝菌,吟叹啾唧来秋虫。

天地那能禁我老,文章可惜令人穷。

一丘一壑几时住,世上岂有真乔松。

(0)

寄赠武安呼延美人

赵女高弹鼓瑟声,十三十五笑盈盈。

两河剑客知名姓,不似温柔一样情。

(0)

景德八咏·其一幽澜泉

昔闻神女降,凿出灵泉异。

一勺何清泠,惠山可同志。

(0)

百哀诗·其三十五刘子高

匡衡昔攻书,继晷凿邻壁。

短烛凝隙光,流辉映缃帙。

苦力追正音,汉魏深祖述。

落笔人争传,文声重千镒。

(0)

义城十景·其十钟潭龙蟠

巨镛隐灵物,潜伏碧潭深。

冶铸知因昔,流传直至今。

波涛时汹汹,云雾日阴阴。

自有为霖志,能无济世心。

何时九霄上,鼓舞发清吟。

(0)

送郡庠张琬次钱朝阳韵

清霜脆堤柳,离愁暗楚江。

英才今有几,国士旧无双。

野色连帆影,歌声杂鼓腔。

都门云五色,望望近船窗。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