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就青山隐,惊闻白日开。
贫交复存几,死友重嗟来。
僧舍依为寝,仙坛閟作台。
临流送归处,逝水竟无回。
老就青山隐,惊闻白日开。
贫交复存几,死友重嗟来。
僧舍依为寝,仙坛閟作台。
临流送归处,逝水竟无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哭洞庭友人陆梓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老就青山隐”,描绘了友人归隐山林的情景,以“老”字点明友人生前的年岁已高,以“隐”字表现其选择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接着,“惊闻白日开”一句,通过“惊闻”二字,表达出诗人得知友人离世时内心的震惊与悲痛,而“白日开”则暗喻友人的生命之光消逝。
“贫交复存几,死友重嗟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在友人生前,虽然生活贫困,但彼此间的友情依然深厚;如今友人已逝,诗人不禁再次感叹,昔日的友情再也无法重现。
“僧舍依为寝,仙坛閟作台。”这两句描述了友人去世后,其生前居住的僧舍被用来作为安息之所,而仙坛则被改建成了纪念的台座。这里通过“仙坛”这一意象,既体现了对友人超凡脱俗人格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其灵魂升入仙境的美好祝愿。
最后,“临流送归处,逝水竟无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的无奈与哀伤。站在水流边,看着逝去的水流,诗人意识到生命的流逝如同流水,无法逆转,只能深深地缅怀与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离世后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