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枝上鸟,日日下花前。
却笑看花客,今年非少年。
白头枝上鸟,日日下花前。
却笑看花客,今年非少年。
这首诗《白头鸟(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描绘白头鸟的形象与寓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句“白头枝上鸟”,以“白头”这一特征形容鸟儿,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沧桑。鸟栖息于枝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次句“日日下花前”,描述了鸟儿每日在花前活动的情景。花前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美好与短暂,与“白头”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
后两句“却笑看花客,今年非少年。”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嘲笑那些还在花前驻足、欣赏美景的人们,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少年。这不仅是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易老、青春不再的深刻反思。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普遍的人生体验中,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岁月无情的触动。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白头鸟这一形象,以及对花前少年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惋惜。彭孙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让这首小诗成为了对生命意义深刻思考的艺术作品。
老树千年意,枯槎一点春。
相逢惊别久,伫立重凝神。
清明上巳三月中,一春天气少冲融。
曈曈初日翳复吐,黄尘涨起西北风。
有客束书挟两童,南来两马一马骢。
举鞭萧萧易水东,博徒剑客时相逢。
怪君体弱心甚雄,声名壮健惊老翁。
元英磨室渺无踪,黄金谁为隗筑宫。
茫茫宇宙今古同,天时人事安有终,江柳自绿山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