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文章馀,幽事课伐岭。
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
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
但使田野传,何须论铭鼎。
谢公文章馀,幽事课伐岭。
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
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
但使田野传,何须论铭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六)》。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谢公(谢灵运)文章风格的赞赏,尤其是他那些描绘山水幽境的诗篇,比喻为清澈如玄酒的文字,虽清淡却意味深远。诗人质疑这些清雅的诗句是否仅在西堂流传,但他认为,只要能让田野间的百姓传颂,就不必追求像铭刻在鼎上的显赫地位。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独特见解,强调了诗歌艺术的普遍性和深入人心的力量。
昨日风寒今日晴,天知圣主视郊牲。
鲜飙不动旌旗影,协气潜谐鼓吹声。
入腊便惊春意早,向阳仍爱暖云轻。
太平有象人心悦,昭格惟应在一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