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百个竹,眼见三陨箨。
不知如许久,已复东行橐。
君初无住想,脱去亦不恶。
官身等出家,随牒即行脚。
笑傲云烟间,何适非至乐。
嗟我独奈何,生理自窘缚。
四十三年非,酝造此大错。
从今便上上,万事付莫莫。
张公留衣钵,绿蓑与青箬。
会当老扁舟,相与同啐啄。
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著。
庭前百个竹,眼见三陨箨。
不知如许久,已复东行橐。
君初无住想,脱去亦不恶。
官身等出家,随牒即行脚。
笑傲云烟间,何适非至乐。
嗟我独奈何,生理自窘缚。
四十三年非,酝造此大错。
从今便上上,万事付莫莫。
张公留衣钵,绿蓑与青箬。
会当老扁舟,相与同啐啄。
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的《赠别归安周县丞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首句“庭前百个竹,眼见三陨箨”描绘了庭院中竹子生长的景象,竹叶掉落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不知如许久,已复东行橐”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以及事物变化之迅速。
“君初无住想,脱去亦不恶”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认为他没有留恋世俗的想法,选择离开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接着“官身等出家,随牒即行脚”则是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活的反思,将官场生活比作出家修行,随牒而行,暗示了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笑傲云烟间,何适非至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在云烟之间笑傲,无论何处都是至乐。然而,“嗟我独奈何,生理自窘缚”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现实困境的无奈和痛苦。
“四十三年非,酝造此大错”是对过去四十三年生活的反思,认为自己过去的选择可能是一个错误。接下来“从今便上上,万事付莫莫”表达了诗人决心从现在开始做出改变,对未来的态度变得豁达。
最后“张公留衣钵,绿蓑与青箬。会当老扁舟,相与同啐啄”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未来能像友人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著”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放下过去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崇楼言言,上下太清。鸣钟在悬,飞鲸是名。
在昔先民,制器尚形。取类相感,用谹其声。
此方真教,由闻而入。诞敷法音,昭我玄极。
假物以鸣,与世作则。震惊大千,群响俄息。
维此积善,灵僧之宫。爰作斯楼,警昏启蒙。
侯谁尸之,曰沙门惠。公胡溃于,成矢誓在。
躬瞻彼飞,楼峙于东。海华䲔在,兹蒲牢震。
骇苦轮乃,轫音场无。碍于千万,年迷者永。
昔予方弱冠,与子每同襟。
跃马春风早,闻鸡夜漏深。
青云怀远志,白雪操淳音。
霄汉何寥邈,江湖易陆沉。
卞生劳献玉,直子误持金。
典教才终屈,为郎力不任。
艰难愁白发,慷慨见丹心。
落景山阳笛,寒宵楚户砧。
杜陵怜久客,梁父动悲吟。
日月鸿遵渚,风尘鹤在林。
策言疏董贾,诗价重何阴。
小子多茅胙,先生寡芥针。
麒麟图自古,鹦鹉赋还今。
且对盈樽酒,休鸣别调琴。
桄榔晨雾塞,薜荔晓霜侵。
畏道那分袂,离情倍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