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坐下一高僧,失脚中元自怨辰。
但记本来真面目,何须悔现宰官身。
前生坐下一高僧,失脚中元自怨辰。
但记本来真面目,何须悔现宰官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能仁监寺智超为予写真求赞》。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诗人对自我身份和人生经历的反思。首句“前生坐下一高僧”暗示了诗人曾有过出家为僧的经历,而“失脚中元自怨辰”则可能指的是他在世俗生活中的一次挫折或转变,他对此表示自责。然而,诗人强调“但记本来真面目”,即他仍然记得自己最初的本性或精神追求,这表明他对过去的僧人生活并未完全放弃,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内心的指引。最后,“何须悔现宰官身”表达了诗人对于目前担任官职的态度,认为无需过于懊悔,因为无论是僧侣还是官员,都是他真实身份的不同展现,各有其价值和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角色转换的坦然接受和对自己内心深处信念的坚守,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