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祠祭希曾所藏汝和红菊歌》
《王祠祭希曾所藏汝和红菊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世人作画皆论派,汝和画菊乃天解。

直将书法写此花,宛转金枝总垂薤。

初为水墨后红紫,几向清纤发狂怪。

桃羞杏涩宁比妍,蚁恨蜂愁未堪嘬。

幽兰堪供屈子佩,奇石当邀米公拜。

当时落笔亦偶然,忽有声名起砰湃。

僮奴塞户卷委山,不独文逋与诗债。

有时偃蹇不受促,怒目看人两睚眦。

酒酣兴发谁使颠,迅扫但觉吴缣隘。

个中三昧我独知,每见渠挥为渠快。

最是平生跌宕心,病卧穷山老何惫。

南宫王君得此图,旧索遗红未凋败。

岂知一见已陈迹,江水东流日西迈。

摩挲两眼三叹息,悔却从前比菅芥。

长安贾客君不闻,已索黄金市中卖。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王祠祭希曾所藏汝和红菊歌》。诗中对画家汝和的绘画技艺进行了高度赞扬,尤其是其以书法之法描绘菊花的独特手法,使得作品生动而富有个性。诗中还通过对比桃、杏、蚂蚁、蜜蜂等元素,突出了汝和画作的高雅与独特,以及其作品中蕴含的深意。

诗中提到汝和在创作时,先以水墨勾勒,后施以红紫,色彩对比强烈,表现出画家的狂放与创新精神。同时,诗中也借用了屈原佩戴兰花、米芾欣赏奇石的典故,来赞美汝和画作的高雅与独特之处。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汝和在创作时的个性与情感,如“有时偃蹇不受促,怒目看人两睚眦”,表现了画家在艺术追求上的坚持与独立性。最后,诗中提到汝和的作品被王祠祭希曾收藏,并且在诗人的眼中,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了历史的陈迹,表达了对艺术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汝和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价值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早出北城迎社稷香舆

我如老马怯征鞍,推起东窗欲起难。

昨日风雷驱雹过,满衣明月五更寒。

(0)

存道元帅师宗感时及陡溯山俟刀寨入贡次韵二诗送归关戍·其二

群蛮连岁閧滇中,陡溯山前喜挂弓。

万里筹边频却虏,半生忧国早成翁。

塞垣烽火方无警,幕府文书已上功。

奏赋归来五云阁,汉庭不独数严终。

(0)

食粥

病齿入冬便食粥,瓦瓶煮豆给晨庖。

邻人新酒赊来醉,道士奇方借得抄。

雁喜随阳还北乡,鹊知避岁已南巢。

故园我亦无归计,且作斋居盖白茅。

(0)

世事

世事纷纷在目前,故园无复可归年。

吴东城陷仍为沼,沧海尘生欲变田。

鼠穴讵容衔窭薮,豨膏聊解运方穿。

臣心有血才盈掬,拟向天公罄一笺。

(0)

正一冲和宫杨弘道以虞学士诗求和·其二

往事真成过眼花,前王俱此走降车。

鹤归华表千年郭,燕入乌衣百姓家。

雨坏苑墙生野荠,云残候馆老山茶。

欲将吊古无穷意,高倚披云赋落霞。

(0)

挽张伯雨宗契·其二

鹿巾曾入紫宸朝,归向名山驻绿轺。

龟脱生筒无俗累,鹤存瘦骨有仙标。

三元饥饭杯犹在,五色香烟火已消。

应复神游易仙馆,人间楚些若为招。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