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
侵晓一番风雨过,满川流出碧桃花。
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
侵晓一番风雨过,满川流出碧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野景象。首句"青山如髻树如麻"运用比喻,将青山比作女子的发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峦起伏的秀美形态,而树木则密集如麻,增添了生机盎然的气息。接着的"茅屋青帘认酒家"点出了一处乡村酒馆,暗示了人情味和烟火气,让人想象在雨后初晴的早晨,旅人或许会在这样的小屋中歇脚,品味美酒。
"侵晓一番风雨过"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清晨的风雨过后,空气清新,万物洗涤。最后一句"满川流出碧桃花"是画面的高潮,碧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满川的流水映衬着鲜艳的桃花,色彩鲜明,富有诗意,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愉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何以山名堂,层石作崖巘。
余本岩穴士,每往不欲返。
公吏呈俗书,还来愧冠冕。
水从前岩来,围入后溪云。
中间载酒下,各到客前住。
醉后皆怳然,再来无觅处。
微棱生海角,圆魄到天心。
共上唯佳客,无容照俗襟。
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
来往高榭中,留者颇堆积。
坐客如久之,去须襟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