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淹星纪,裁诗鍊土风。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
游客淹星纪,裁诗鍊土风。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名为《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送别朋友前往江南任职的情景下,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和自己留下的孤独感怀。
"游客淹星纪,裁诗鍊土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历天涯海角的游子情怀,以及通过写作来记录地方文化特色的一种文学追求。在这里,"淹星"指的是长时间的旅行,而"裁诗鍊土风"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地方风俗的深刻把握。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这两句转折,表达了现在目送朋友离去,与古人问路津桥的情景相比,显得格外沉重。这里的"问津"是指古人行旅时询问渡口之意,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友人的离开给自己带来的深刻影响。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这两句写的是朋友前往江南任职的场景,"南郡"和"临川"都是指向朋友即将到达的地方,而"徐子"和"谢公"则是对朋友的尊称或者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和地位的赞赏。
"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自己留下的孤独感怀和对朋友离去后的深切思念。在这里,"惆怅"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而"于越古亭中"则是诗人在古老的亭子里沉浸在对友人的思念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朋友离去的惆怅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谁是多情者。
为名花、香熏丝绣,深深拜下,一朵灵葩才子笔,十幅鸾笺挥洒。
便不许、芳华彫谢。
微雨愔愔帘底坐,替美人、小影临风写。
红烛冷,填词罢。工愁我亦真无奈。
怕人闲、丁香未结,海棠先嫁。
莫唱江南肠断句,只恐闻歌子野。
更十万、金铃谁借。
惆怅碧桃天上种,枉瑶台、小谪真无价。
绛树外,花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