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十六再赋示王景源使君》
《点绛唇·其十六再赋示王景源使君》全文
宋 / 向子諲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璧月光辉,万山不隔蟾宫树。金风玉露。

水国秋无数。老子情钟,欲向香中住。君王许。

龙鸾飞舞。送到归休处。

(0)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点绛唇(其十六)再赋示王景源使君》。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超脱尘世之境的向往。

"璧月光辉,万山不隔蟾宫树。金风玉露。水国秋无数。"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明净如镜的月光洒满天际,连遥远的万山都无法阻挡其光芒,仿佛蟾宫中也有这般清辉;"金风玉露"则形容秋夜的微风和露珠,如同黄金白玉一般纯净无瑕。"水国"二字暗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是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地方,"秋无数"则表达了时间在这块仙境中似乎停滞,不再有季节的更迭。

"老子情钟,欲向香中住。君王许。龙鸾飞舞。送到归休处。" 这几句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超然物外、心灵安宁状态的深切向往。他自称"老子",表明自己已经厌倦了尘世的纷扰,渴望永久居住在这份美好之中。"君王许"可能指的是上天或理想中的君主允许他实现这一愿望,而"龙鸾飞舞"则是仙境中常见的壮观景象,象征着高贵和自由。最后一句"送到归休处",表明诗人希望被送往那个让心灵得到安息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美丽超凡的自然与仙境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对世俗束缚的逃避。

作者介绍

向子諲
朝代:宋   字:伯恭   号:芗林居士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生辰:yīn)(1085-1152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你喜欢

答仲几见柬韵

小室頫江渚,晴新惬赏心。

半年如许别,此夕动孤吟。

书至灯花落,春归柳叶深。

悬知明月下,独步在湖浔。

(0)

余辟地城南友人单孟年项希周相过分韵三首各次之·其二晚字韵

幽居迩城郭,十往常九懒。

林泉有真趣,声利岂吾挽。

挂巾松树枝,履屐莎草坂。

嘉朋忽枉顾,颇怪情意坦。

世途属多艰,交态常赧赧。

过从在知己,居敬自行简。

青蔬嫩膏腴,瓦爵踰玉瓒。

相看未白头,且复作青眼。

道路终坦夷,琴尊当往返。

欢迎在今日,论交未为晚。

(0)

溪上

晴曦朝可负,溪水渴易求。

值兹艰苦际,幸免寒渴忧。

所忧楮币啬,难为稻粱谋。

红尘冒川陆,挈家往山陬。

蕨芽暑可斸,溪毛夕可羞。

渴饥既无虑,温凊宜常周。

团圞坐初夜,题吟散閒愁。

杜门候时康,终期阐皇猷。

(0)

再题式之诗后石屏父子皆有诗名

先生家世以诗鸣,久擅吟坛老将名。

前辈群贤闻必喜,晚唐诸子见皆惊。

云幡碧海苍龙影,风递青林紫凤声。

石鼎煮茶尤韵美,松涛溅雪暮潮生。

(0)

苏知县能染时赋役频繁负郭之田十卖八九民力已尽催科不休诗中言及之俾知民间艰难云·其二

国士诚非县令才,天怜民瘼遣公来。

廉能清似霞溪月,号令严如百里雷。

凛凛冰霜居政府,堂堂人物坐琴台。

明年二月春风暖,剩买桃花满县栽。

(0)

再和前韵·其一

天下关山入战图,异乡为客倍愁吾。

江淮远近连烽火,里巷高低长草芜。

坚卧谩愁兵甲满,独醒宁怕梦魂孤。

太平气象犹如旧,痛饮蒲觞醉道途。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