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其一》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江夏家声世所闻,无双千顷典刑存。

肃严郡邑霜分晓,照映簪缨玉粹温。

楼迥岘云供醉望,夜晴汉月洗吟魂。

行将补衮调羹手,却执元圭侍至尊。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寄黄嗣深使君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黄嗣深使君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通过描绘其在江夏的家声、品德以及治理地方的能力,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政绩。

首句“江夏家声世所闻”,开篇即点明黄嗣深来自江夏,其家族声名远播,为世人所熟知。接着,“无双千顷典刑存”一句,赞扬黄嗣深不仅在家族中有杰出表现,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在广阔的领域内树立了典范,无人能出其右。

“肃严郡邑霜分晓,照映簪缨玉粹温”两句,进一步描绘黄嗣深在治理地方时的严谨与公正,如同清晨的霜露一般清冷而清明,同时又如玉般温润,既保持了威严,又不失仁慈。这里的“簪缨”指的是贵族的服饰,象征着黄嗣深在处理政务时,既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又能得到贵族阶层的尊重与认同。

“楼迥岘云供醉望,夜晴汉月洗吟魂”则展现了黄嗣深在自然美景中的风雅与超脱。岘云、汉月都是美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黄嗣深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够洗涤心灵,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行将补衮调羹手,却执元圭侍至尊”两句,预示着黄嗣深即将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其才华,无论是作为辅佐君王的重臣,还是在其他重要职位上发挥关键作用,他都将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里“补衮”、“调羹”、“元圭”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黄嗣深在政治上的角色与地位,以及他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整首诗通过对黄嗣深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未来在更大舞台上的期待与祝福。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牡丹

真宰多情巧思新,固将能事送残春。

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

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嫦娥婺女曾相送,留下鸦黄作蕊尘。

(0)

荐冰

仲月开凌室,斋心感圣情。

寒姿分玉坐,皓彩发丹楹。

积素因风壮,虚空向日明。

遥涵窗户冷,近映冕旒清。

在掌光逾澈,当轩质自轻。

良辰方可致,由此表精诚。

(0)

早发剡中石城寺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閒。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0)

代人听琴二首·其二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0)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其二

烟霭夕微蒙,幽湾赏未穷。

舣舟待初月,褰幌招远风。

鹤声聒前浦,渔火明暗丛。

东山云壑意,不谓尔来同。

(0)

咏史诗.鸿沟

虎倦龙疲白刃秋,两分天下指鸿沟。

项王不觉英雄挫,欲向彭门醉玉楼。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