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二》
《点绛唇·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珠幰霜蕤,晚来芬馥清香吐。流莺飞去。

应上花梢住。一曲阳春,聊对东风诉。无多语。

韶光暗度。恨到分携处。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之道的《点绛唇·其二》,其中融合了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珠幰霜蕤,晚来芬馥清香吐”中,“珠幛”指的是珍贵的帐幕,而“霜蕤”则形容花朵在寒风中尚未完全绽放,“晚来”表明时序已至暮春,这些词汇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芬馥清香吐”传递了春日里花香渐浓的意象。

接着,“流莺飞去。应上花梢住。”中的“流莺”指的是燕子,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而“飞去”则暗示季节变迁的迅速。“应上花梢住”中,“应上”意为顺应自然,燕子在花梢间筑巢安居,表现了对春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一曲阳春,聊对东风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景色中,以音乐作为倾诉心声的手段。这里的“阳春”指的是明媚的春光,而“东风”则是春天常见的和煦之风。这一曲歌唱,正是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将自己的喜悦、忧伤与大自然对话。

最后,“无多语。韶光暗度。恨到分携处。”中,“无多语”表明诗人不愿多言,而是希望在简洁的语言中传达深情。“韶光”指的是春天的阳光,通过“暗度”一词,诗人描绘出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尾的“恨到分携处”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不舍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出诗人对于春日美好的珍惜之心,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伤。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李中麓文选藏书歌

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

破冢将寻姬氏籍,凿山欲出禹王碑。

鸟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黄竹删前诗。

藏在阴厓及海窟,神物守护谁得窥。

自从掇取归君屋,但闻胡山鬼夜哭。

汗牛讵止盈五车,插驾应知满万轴。

开函几席生云烟,五色纷纷耀人目。

家中绫绮割截尽,更剪朝衣作装束。

中麓子,几岁读书长闭门。

自信中郎能一目,还轻左氏识三坟。

迩来下笔作词赋,绝似先年石鼓文。

却忆射策来京国,此时才士纷如云。

雕龙白马争先后,一日逢君皆闭口。

试问䶂鼠君已知,解对黄熊谁更有。

共看飞腾迈等伦,早排阊阖上麒麟。

遂令纨裤生叹息,公卿元是读书人。

老大无闻予自怜,论交多愧十年前。

可道壮心犹未已,时复从右乞一编。

(0)

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

一与山翁别,年华每自伤。

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鸡乡。

萝薜窗中影,铅砂枕上方。

鸿蒙常不语,何以答云将。

(0)

祝赵总兵

此日降神自东岳,看来赋与不为薄。

我今祝寿无百壶,但愿将军困而乐。

(0)

偶有感·其四

老夫经岁卧幽窗,慨世忧时念益长。

白日似怜吾寂寞,故从小隙放余光。

(0)

病中人有以诗喻使宽鄙怀者次其韵答之·其一

数月言官耻素餐,杀身今日有何难。

包荒自是男儿事,肯不同天一样宽。

(0)

嘉靖乙巳年八月十二日出狱归九月十一日复逮系途次有作·其三

涉险犹余诗兴狂,回头马上别金阳。

平生胸次他无虑,一念还为天下伤。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