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
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
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
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
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
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
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
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
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
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不再为尘世的喧嚣所扰。"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体验。
接下来的"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写出了自然界母爱的一幕,飞鸟为其雏鸟寻找安全的地方栖息。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活境遇的反思和选择。
最后两句"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间纷扰、不再为私己之情所困的境界。诗中多处使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憧憬。
还家十日坐井底,北风吹我上高台。
亭亭寒日光彩薄,幕空云影低徘徊。
半折老木卧崖腹,衔枯野鹊时到来。
沙飞客眼展不尽,雉楼向我争崔嵬。
故人天涯云水隔,童背酒壶聊自开。
胸中叠砢浇不下,旁人已嘲红满腮。
西湖百步水作界,北城万瓦烟成堆。
十年黄土涴双足,把筇今日踏霜苔。
登高能赋我辈事,莫惜淡墨留墙隈。
后日重来拂石坐,山阴陈迹空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