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愁里,下截新愁从此起。
脑乱春风,只在梨花细雨中。
金门梦远,焚却牙签书万卷。
卧听残更,又是邻鸡第一声。
半生愁里,下截新愁从此起。
脑乱春风,只在梨花细雨中。
金门梦远,焚却牙签书万卷。
卧听残更,又是邻鸡第一声。
这首《减字木兰花·恼狂奴》由清代诗人丁之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愁绪与情感波动。
“半生愁里”,开篇便点明了主人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愁苦之中,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调。“下截新愁从此起”,暗示着新的忧愁开始在心中滋生,使得原本就沉重的心情更加难以承受。“脑乱春风,只在梨花细雨中。”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和梨花细雨赋予了情感色彩,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思绪纷乱、心情低落的状态。
“金门梦远,焚却牙签书万卷。”这里以“金门”象征权力与荣耀,而“焚却牙签书万卷”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无奈,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卧听残更,又是邻鸡第一声。”最后两句通过夜深人静时的听觉感受,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邻鸡的第一声啼鸣,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对主人公而言,却是无尽愁绪的延续。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主人公面对生活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对于失去与追求的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