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楼眺望》
《秋日登楼眺望》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徙倚上危梯,云空望眼迷。

雁声秋信北,鸦背夕阳西。

岸远舟逾小,水高山陡低。

家乡天际是,何日赋归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dēnglóutiàowàng
sòng / céngbǎi

shàngwēiyúnkōngwàngyǎn

yànshēngqiūxìnběibèiyáng西

ànyuǎnzhōuxiǎoshuǐgāoshāndǒu

jiāxiāngtiānshìguī

注释
徙倚:徘徊。
危梯:高高的阶梯。
云空:天空。
迷:迷失。
雁声:秋雁的叫声。
秋信:秋天的信息。
鸦背:乌鸦的背影。
夕阳:西下的夕阳。
岸远:远处的岸边。
舟逾小:船只显得更小。
水高:水位升高。
陡低:陡峭下降。
家乡:家乡。
天际:天边。
何日:何时。
赋归兮:回归。
翻译
我徘徊在高高的阶梯上,仰望天空,目光迷失。
秋雁的叫声带来了北方的信息,乌鸦的背影映衬着西下的夕阳。
远处的岸边,船只显得越来越小,山势随着水位升高而陡峭下降。
家乡就在天边,何时才能回归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登楼远望的场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去的渴望。诗人通过“徙倚上危梯”一句,设定了一个高处眺望的视角,接着“云空望眼迷”则表达了一种迷离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远方景物被云雾遮蔽,也可能是诗人的情感所致。

“雁声秋信北”一句,通过大雁的南飞传递了秋天的信息,同时也带来了北方家乡的思念。紧接着,“鸦背夕阳西”则描绘了一幅鸦鸟背负晚霞的画面,时间已至黄昏,太阳逐渐西沉。

“岸远舟逾小”和“水高山陡低”两句,分别从空间和视觉上强调了诗人与家乡之间的距离感。这里的“岸”可能是指内心所牵挂的那片土地,而“舟”则象征着通往远方的交通工具,但在现实中却显得渺小无力。

最后,“家乡天际是,何日赋归兮”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和对回归的迫切期盼。这里“家乡天际是”强调了家乡在心中的位置既高远又明确,而“何日赋归兮”则流露出一种无尽的怀念和不确定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是一首集思乡、离愁于一体的秋日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岁暮山居杂感·其十七

条枚正直挺,伐木闻丁丁。

经济分姜韭,平章课仆伻。

樵从青鸟度,人在白烟行。

落日柴门掩,波澜众虑生。

(0)

岁暮山居杂感·其五

刳形为土木,疵垢全其真。

屋角牛宫显,河湄麂步新。

飔音凄断楚,日色冷幽蘋。

荔佩今无恙,何妨署怪民。

(0)

营中晚坐

辕门坐冷夜悠悠,燐火低飞笑鬼幽。

万里山河悲战角,百年身世负虚舟。

腥膻我抱沦胥痛,冠履谁甘倒置羞。

欲借朱云当日剑,奋来高斩佞臣头。

(0)

途中八绝·其五

云净天空朔气寒,举头何处是长安。

那堪几点孤臣泪,洒向枫林带血看。

(0)

题真州寄园四首·其三

红树山亭自远,落花一卷无尘。

鸡犬不知有汉,鱼鸟自来亲人。

(0)

过戴隐士山庄不遇

为爱戴安道,翛然到竹轩。

寒云流古堞,绿水涨名园。

一阵秋过雁,三声啼断猿。

主人何处去,不敢漫题门。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