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衮筹边,京师蒙福,两淮谈笑尘清。
正銗筒无讼,桴鼓亦稀鸣。
阅武分弓角射,催春事、亲劝农耕。
何须待,寻花问柳,小队出郊坰。功名。
今已就,九重近天,好去辞荣。
算人间极贵,何似长生。
刺占梅山日月,观二妙,玉纹抨。
休辞醉,洛阳花信,香到露华亭。
台衮筹边,京师蒙福,两淮谈笑尘清。
正銗筒无讼,桴鼓亦稀鸣。
阅武分弓角射,催春事、亲劝农耕。
何须待,寻花问柳,小队出郊坰。功名。
今已就,九重近天,好去辞荣。
算人间极贵,何似长生。
刺占梅山日月,观二妙,玉纹抨。
休辞醉,洛阳花信,香到露华亭。
诗人以台衮筹边开篇,展现了京师享受太平盛世的景象。两淮之地,谈笑风生,尘世间的喧嚣已然清净。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祥和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
接着,“正銖筒无讼,桴鼓亦稀鸣”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法制严明、刑狱清净的情状。铜筒是古代的法律文书存放之处,无讼即是没有争端之事;桴鼓为军中报警用具,稀鸣则说明战争已远,和平气氛浓厚。
诗人随后转向军事与农耕,提出“阅武分弓角射,催春事、亲劝农耕”。这里展示了对国防的重视以及鼓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通过“何须待”一问,诗人似乎在急切地期待着人们行动起来,不必再等待什么。
"寻花问柳,小队出郊坰"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之景,诗人与友伴小队成行,踏青草而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功名今已就,九重近天,好去辞荣"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已经到顶的态度,而选择辞官归隐,以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算人间极贵,何似长生”两句,通过对比世间之物和长生不老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与平凡之间的深刻思考。而"刺占梅山日月,观二妙,玉纹抨"则是诗人在赞美自然景色之余,对艺术造诣的追求和对梅花、日月等意象的独特领悟。
最后,“休辞醉,洛阳花信,香到露华亭”一段,以洛阳城中花信和露华亭的美丽场景作为背景,勾勒出诗人在饮酒赏花间获得的心灵满足与快乐。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于功名与隐退的深刻思考。
东厢食举百戏作,鱼龙曼衍中堂落。
华钟忽驻舞缀停,更进西方《上云乐》。
老胡家世是文康,紫髯深目华盖方。
白巾裹头火浣细,绿珠作带韎?长。
曾从海上栽若木,吹笙更截昆崙竹。
朝看阿母鬓成霜,夕见安期颜似玉。
却候明时日再中,朅来献赆玉门东。
流沙暮涉三万里,碣石天开百二重。
辟邪师子陈成列,赴曲声随箫鼓节。
汉苑白麟未足珍,宛城宝马空称绝。
老胡歌舞奏仙倡,为祝黄图日月长。
但愿百蛮九塞靖烽火,陛下长倾万岁觞。
岁昔在乙巳,送君入上京。
乱流济扁棹,两岸多莺声。
一别讵能几,今又送君行。
浓谈殊未尽,衷曲还愤盈。
燕蓟正雨雪,胡为独北征。
行途登泰岱,吴门望正晴。
上有无字碑,秦汉铭已倾。
秣陵旧都地,守重隔江城。
国初宿屯戍,五卫列藩营。
自从崩圯后,洲渚坦以平。
何当存犄角,识者为心惊。
袖中有短疏,意在扣宸明。
远臣既建白,公辅会相成。
愿君且静默,造物忌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