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都清明》
《南都清明》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群山绕郭大江流,复作金陵浩荡游。

帝里歌钟行处是,人家垂柳映门幽。

微风竹树摇晴日,薄暮楼船散水洲。

莫谓花开还落去,曾相舞劝百杯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城郊的壮丽景色和清明时节的氛围。首句"群山绕郭大江流"展现了城市周边山水环绕,江水浩渺的壮观景象。接着的"复作金陵浩荡游"表达了诗人再次游览金陵(南京)的豪情。"帝里歌钟行处是"写出了都市繁华,处处笙歌的热闹场景,"人家垂柳映门幽"则描绘了居民区的宁静与雅致,垂柳依依,门户幽深。

"微风竹树摇晴日"通过微风轻拂,竹林摇曳,阳光洒下的细节,渲染出明媚的春日气息。"薄暮楼船散水洲"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楼船在水洲间渐行渐远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最后两句"莫谓花开还落去,曾相舞劝百杯休"以花开花落象征时光流转,劝诫人们珍惜眼前欢聚的美好时光,不要因时光流逝而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都清明时节的景致,既有都市的繁华,又有自然的宁静,情感上寓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仲冬南还再过童初吟馆次韵

寒翠堆檐树可因,高斋一到一番新。

林收灏气雪加肃,菊断晚香梅导春。

识客奴厮皆旧雨,归田面目有微尘。

奇书互换犹能读,他日名山待故人。

(0)

送呈山尊学士乞养归里

相逢未放酒杯空,十载交深意气中。

豪迈君真兴不浅,疏狂我亦趣微同。

当筵颇恕歌儿醉,投辖何妨坐客穷。

一纸陈情忽归去,扣门告别太匆匆。

(0)

早发马底驿至辰阳

溪危周千盘,石险露百状。

百转山径间,溪流愈平放。

峰尖棱棱石纹起,一抹山痕全作紫。

邮亭十里晓雾多,村屋高低乱云里。

秋林苍茫曙光湿,绝顶一峰衔日出。

沿溪藻影漾晓华,惊起游鱼争欲匿。

水流百折波自通,泉石荡漾浮云空。

此间作县亦清绝,山色绕北溪流东。

参关高原踏晨露,马恋山光亦回顾。

野人短褐上山樵,却立云峰最高处。

(0)

敬题先大父遗杖

未能家庙置衣裳,惟此遗筇七尺长。

犹记晴和随出入,齐看九十尚康强。

玄孙解捧夸同里,社酒扶归先一乡。

寂寞人间将卅载,小同青鬓亦添霜。

(0)

立秋前三日龙门口观水

黄河之源不可穷,苍莽莽腾自天上。

千里一曲趋巽隅,真见禹门叠层浪。

滔滔万派争一门,一门一落几千丈。

怒流忽抵秦雍间,上有双峡扼其吭。

屹然岳势分东西,怪石崚嶒怒相向。

我闻此间龙所宫,尺木欲借洪涛壮。

中流飙忽涌骊珠,千瀑万瀑势悬放。

水华的烁犯斗牛,水势崩奔裂崖嶂。

日脚倒射电光寒,风霆白昼惊寥恍。

汹如巨石忽推颓,轰若奔车斗万两。

又如鼓战争强雄,万马骧腾不相让。

忽忆鸿濛象帝先,龙门突兀始谁创。

伟哉微禹吾其鱼,疏凿鸿功谁与抗。

豁然一洗平生胸,鹳雀楼头恣遥望。

今朝发兴登龙门,苍茫百顷如沈瘴。

山气凛凛随阴风,却令耳目得清旷。

始知秋气横太虚,豪吟对此空惆怅。

(0)

春初雪寒独处斗室

斗室栖迟别觉宽,日消楮墨度春寒。

迂愚应与浮名淡,蹇劣焉知世路难。

一物无求常自得,百年有限但相安。

居心愿学卫公子,事事胥教说苟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