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纱中单发幽芳,不肯祗作脂粉妆。
取蜡为花付禅老,护寒却有麝脐香。
绛纱中单发幽芳,不肯祗作脂粉妆。
取蜡为花付禅老,护寒却有麝脐香。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蜡梅与水仙的特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首先,“绛纱中单发幽芳”,诗人以“绛纱中单”比喻蜡梅,生动地描绘出蜡梅在冬日里散发出的幽雅香气,如同轻柔的绛纱中藏着一缕淡淡的芬芳,既神秘又迷人。
接着,“不肯祗作脂粉妆”,这句话表达了蜡梅不随波逐流,不愿仅仅作为脂粉的装饰,而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骨和气质,展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
“取蜡为花付禅老”,这里巧妙地将蜡梅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通过“禅老”这一形象,暗示蜡梅在佛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蜡梅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精神的赞美。
最后,“护寒却有麝脐香”,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蜡梅在寒冷中依然散发着香气,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香气的独特与珍贵,如同麝脐之香,既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又蕴含着深邃的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高洁品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春风十里烟花,珠帘疑到扬州路。
莺鸶燕燕,真真好好,歌歌舞舞。
画桨移来,兜娘捧出,绮筵留住。
想浓情似酒,欢场如梦,浑忘却、身羁旅。
我是江干倦羽。證禅心、早成泥絮。
飘萧宦况,浮沉身世,凄凉愁绪。
青鸟传言,紫云度曲,几番孤负。
向鸥边问讯,沿溪香草,是钟情处。
荷风乍暖。恰红版桥头,骊驹唱缓。
待诏公孙,弹琴司马,挟策争游上苑。
万里鹏飞在望,看翠幕传金盏。
况前路,有漳台花柳,郦亭丝管。
迤逦揽辔处,大道秋光,不觉长安远。
丞相延来,通侯载去,户外车尝满。
他日玉堂堪继,喜大小皆贤阮。
装衣待,来年红杏,为君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