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晴波杳霭间,昆吾御宿直南山。
仙郎尚记看花处,宫锦曾披跨马还。
绿柳晴波杳霭间,昆吾御宿直南山。
仙郎尚记看花处,宫锦曾披跨马还。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绿柳晴波杳霭间”,以“绿柳”和“晴波”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杳霭”二字则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仿佛是晨光初照,柳影婆娑,水面微波轻荡,一片宁静和谐。
接着,“昆吾御宿直南山”,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是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守护者。这里运用了“昆吾”和“御宿”两个地名,既增添了地理上的丰富性,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底蕴。
“仙郎尚记看花处,宫锦曾披跨马还。”这两句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想象着一位仙风道骨的君子,曾经在这样的美景中赏花,穿着华丽的宫锦衣裳,骑着骏马归来。这种场景充满了浪漫与雅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闲适与高洁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追求和审美情趣。
书云瑞应协黄钟,人事天时讶许同。
葭管阴阳消长际,朱幡新旧送迎中。
严陵滩昔怀高节,茂苑城今愧下风。
醉里不知乡国异,团圞相映酒颜红。
采松北山下,日与樵者亲。
寸尺拾遗坠,时以供炊薪。
朝跻白云冈,暮宿芳草滨。
疏泉溉其本,镜心澄尔神。
上有千岁鹤,羽仪何振振。
清唳返华表,感时怀凤麟。
下有千年苓,剥落惟本真。
久乃莹雪玉,服之袪凡尘。
清风发万籁,天窍鸣惊人。
严霜肃四宇,玉立古柏身。
桃李众自托,六合惟一根。
梅竹亦有性,岁寒争卜邻。
茑萝尔微汇,愿乞青云津。
逡巡不敢止,百年在兹辰。
泰山有积霤,坤媪乃善藏。
何时发灵秘,一脉流膏滂。
至仁及物意,后世疑滥觞。
螭蟠久懒卧,辟易离电光。
丰隆亦豪举,夜半驱阿香。
天鼓何处来,大雪惊飘扬。
飞星杂雨射,怒雹翻飙狂。
倚栏两眼眩,应接俱弗遑。
吕梁三十仞,吾闻老蒙庄。
行歌不惮险,习坎守故常。
峨眉有仙伯,佛迹窥荒唐。
濯足弄海月,戏侮相颉颃。
堪笑失箸人,气骨何羸尪。
醉呼李太白,欲制芙蓉裳。
此泉愿为酒,万斛输沧浪。
简寂耿我梦,九叠迂我肠。
雁荡更诡异,龙湫舞堂堂。
何当寄鹏翼,瞬息天一方。
仙人笑擘脯,沧海观种桑。
人世弹指顷,万古天地长。
天地无终穷,万物乃刍狗。
勿誇杏为梁,何如瓮作牖。
昔闻巢氏民,仁义亦奚有。
蠢蠢不识知,居居自醇厚。
今来丰屋士,文法困绳纽。
力竞蝜蝂虫,计生养狙叟。
谁家甲第巍入云,何人鹑衣不掩肘。
岂知鬼瞰因高明,安得春阳到穷蔀。
蜗庐能几何,蛮触胜亦负。
忆我柴桑翁,荒宅十馀亩。
草屋八九间,柴门五株柳。野水滋粳?,春畦足葱韭。
永日为琴书,停云念亲友。
仪秦枉饶舌,施龙漫多口。
白衣苍狗安可知,不夷不惠自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