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岁飞荣应宿郎,至今鸡舌尚含香。
未应驷马誇流俗,只为慈亲乐故乡。
蚤岁飞荣应宿郎,至今鸡舌尚含香。
未应驷马誇流俗,只为慈亲乐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家乡和亲情的深切怀念。开篇“蚤岁飞荣应宿郎,至今鸡舌尚含香”两句,通过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记忆的珍视。“蚤岁”指的是年轻时期,“飞荣”则是青春的荣耀,而“应宿郎”暗示着年轻时的朋友或同伴。至于“鸡舌尚含香”,这是对过去聚餐时美食的回味,鸡舌在这里象征了一种温馨的集体记忆。
接着,“未应驷马誇流俗,只为慈亲乐故乡”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追随世俗的浮华,但却因为对慈爱父母和家乡的喜悦而感到满足。这里的“驷马”指的是跟随权贵的马队,象征着官场的繁华,而“流俗”则是对这种浮华生活的不屑。而诗人之所以不为所动,是因为他心中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家乡和慈亲。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情感与世俗功名之间选择的心路历程。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简单、真挚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家乡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亲情无限的温柔。
马头雪絮舞花深,便觉新阳改故阴。
天上素光开玉府,眼前一色是琼林。
定知洄曲师当捷,且把新丰酒独斟。
万木怯寒头正缩,梅花一点露春心。
文身太伯甘斥卤,缄口铜人舌微吐。
借资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
半熟含酒老饕赋,此翁仅可闯堂户。
班班隽永带神液,入室真味翁未睹。
菊坡风裁黄豫章,如食蝤蛑江?柱。
盘餐尽废太瘦生,格远调高自清苦。
子蛤遣汝到眉案,努力去为酒中虎。
末下咸豉有何好,犹侣莼羹傲伧父。
海之介夫此小儿,鸡肋见笑杨德祖。
前身曾作水解仙,飞入珠宫饮甘露。
能令齿吻策馀烈,一鼎松风漱寒乳。
雪瓴待伴半阴晴,竟日檐冰溜雨声。
九陌泥乾尘未动,南山石露塔犹明。
稍闻吉语占农事,便觉归心胜宦情。
想得秫田来岁好,瓦盆加酿灌愁城。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鸣于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作诗几百篇,长歌仍短行。
携之入京邑,欲使众耳惊。
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
先生颔首遣,教以勿骄矜。
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
杜子来访我,欲求相和鸣。
顾我文字卑,未足当豪英。
岂如子之辞,铿锽间镛笙。
淫哇俗所乐,百鸟徒嘤嘤。
杜子卷舌去,归衫翩以轻。
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
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
上闻天子聪,次使宰相听。
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尧庭。
子诗何时作,我耳久已倾。
愿以白玉琴,写之朱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