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夕听弹五弦琴》
《秋夕听弹五弦琴》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古风久已坏,今夕闻遗声。

恍若忘身世,怡然通性情。

缅怀有虞氏,旷想三代英。

此时知此意,青天秋月明。

(0)
鉴赏

这首诗《秋夕听弹五弦琴》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描绘在秋夜聆听五弦琴演奏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古风的怀念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首句“古风久已坏,今夕闻遗声”,诗人感叹古代的风尚已经消逝很久了,但在今晚却意外地听到了残留的古乐之声。这既是对传统艺术逐渐消失的惋惜,也是对偶然发现古代文化痕迹的惊喜。

接着,“恍若忘身世,怡然通性情”两句,诗人仿佛置身于音乐之中,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释放,与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里不仅赞美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和谐的愿望。

“缅怀有虞氏,旷想三代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有虞氏指的是古代的帝王,三代英则是指夏、商、周三代的杰出人物。诗人通过回忆古代的圣贤,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对历史的追溯,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推崇。

最后,“此时知此意,青天秋月明”两句,诗人感慨于此刻的理解和感悟,如同在明亮的秋月下,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这里的“青天秋月明”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明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听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怀念,以及对高尚品德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愿望。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大丹歌

大道留丹灶,清心慕烟霞。

阴阳成造化,水火结河车。

铅汞须归戊,炉开紫金花。

华池再修育,神水各为家。

志士得之须保惜,定我性命育神室。

下士闻之多暗笑,真人见说安魂魄。

焚香礼之万事毕,皆感天地作仙质。

(0)

失题

閒行閒坐复閒吟,一片澄然太古心。

拾得好诗清似玉,练来虚府静如琴。

已将蛇足师陈轸,懒把蝇头爱华歆。

必也长磨到如此,退身何更羡云岑。

(0)

莫传读得五车书,莫言文似马相如。

不如家有一镒金,一囊珠,可以赂相公之子弟,结相公之僮奴。

便可朝为屠沽,夕乘轩车。

(0)

偈颂并序·其三十八

冷月霜天道者孤,一堂禅侣守寒炉。

衲衣穿处冰侵骨,夜坐更深炭也无。

(0)

大鹏山

山清神骨水澄心,到此方知胜二林。

(0)

送刘光载归宁

少年才子喜还家,满袖新诗敌绮霞。

襟袖凉生归马病,关河秋晓早鸿斜。

趋庭虽未擎丹桂,问绢何妨赋《白华》。

莫为时危翻自滞,回头一步是星槎。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