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
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
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这首诗描绘了湘洲与南岳之间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织。
首句“重波沦且直”,描绘了湘洲水域的广阔与波涛的深邃,波浪在阳光下闪烁,既深沉又平直。接着,“连山纠复纷”则转向对山峦的描写,群山连绵起伏,错综复杂,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前一句写鸟儿在山川间自由飞翔,而后一句则强调风声依旧清晰可闻,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共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梢洒落,水面上漂浮着轻盈的云朵,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感慨以及对无法传达给君王的遗憾,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无奈与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湘洲与南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坐春昼。惯雨过寻山,僧来贳酒。
念仙庵前世,如今梦华旧。
吴妆争照春波影,人比黄莺瘦。
木兰舟,杜老清祠,薛涛香甃。花外玉骢骤。
看珠树临风,峡云归岫。一对箫声,曾唱小红否。
红羊都换青羊市,烂醉同犀首。
谱新词,休道屯田是柳。
广寒人散踏歌收。曲谁偷。谱谁修。
谒帝穿云,说与世间愁。
骨透红冰心透月,吹过了,几沧桑,凉未休。
飘零老仙何处楼。楚天幽。一声留。
睡也睡也,骊宫梦不稳银湫。
十载江南,飞雨夜行舟。
湘上雁风如发劲,丝气息,到层空,浑是秋。
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
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
祗觉寂寥孤立,未免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
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
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
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
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
一官凉到秋光,春寒更比霜天峭。
奔涛聒耳,危梁悚目,岩扉冱晓。
蜡屐兜绵,笋将攓雾,路争飞鸟。
看人家尽在,云根石罅,仙都远,迷壶峤。
冰透行春乌帽,耐高寒、髯苏襟抱。
鸾骖未返,鸿栖莫定,巢痕新扫。
家近峨眉,田荒下噀,浣花人老。
叹蛮烟瘴雨,归来甚日,惹渊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