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初九夜对月,清感缘景,以坡韵赋之》
《水调歌头.初九夜对月,清感缘景,以坡韵赋之》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

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

祗觉寂寥孤立,未免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

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

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

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

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易顺鼎所作的《水调歌头·初九夜对月》,通过对半轮月亮和广阔天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慨。"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形象地写出月亮的孤独与无尽,暗含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对比。"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诗人试图揣测月亮的情感,暗示自己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寂寥孤立,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如同身处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将人比作大海中的孤舟。

接下来,诗人借花影、月夜的静谧,表达对生活的妥协和对缺憾美的欣赏:"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他认为生活不必追求完美,残缺也是一种美,与月亮的不完整相呼应。

"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诗人想象月亮曾照耀过无数辉煌的宫殿和普通人家,但过往的一切都难以尽数记住,流露出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仰望星空,以"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收尾,借月表达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身命运的追问,以及在孤独中对美的追寻和对生活的深深思索。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添声杨柳枝

孰见西明画锦妆。景非常。烟波柳岸映斜阳。

水云乡。咫尺家山人不到,好风光。

步虚升入碧云房。洞天长。

(0)

声声慢

光阴迅速,暑往寒来,俄然又报新年。

物换形移,都被暗里催残。

谁省人人越旧,改青春、皓发苍颜。

虚过了,似落花飞絮,逝水无边。

若也回光返照,运灵枢一撞,击碎双关。

耀海玄珠,晞煌焰接昆山。

宝性因明贯体,换凡躯、养就仙丹。

玉辰显,向中天游奕,物外翛然。

(0)

归来曲

修真理,何在斗禅机。

广念葛藤空厮□,多参功案总虚脾。争似悟无为。

开道眼,一性出昏迷。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难碍白云飞。升上紫霄微。

(0)

南乡子

祖道密相传。得兔亡蹄守自然。

眼界宽舒明太易,纯乾。日灿精华物自鲜。

恍惚遍三千。预觉陵溪任变迁。

海底浪翻龙出水,冲玄。迸彩神光上九天。

(0)

一剪梅

一个尘劳一个忙。一自别离,一得真常。

一天精秀一天凉。一点清光。一带凝阳。

一气相交一气张。一结神丹,一命延长。

一灵透入一云房。一对金童,一引仙乡。

(0)

唐多令.寄远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

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

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

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