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
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
祗觉寂寥孤立,未免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
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
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
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
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
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
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
祗觉寂寥孤立,未免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
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
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
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
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易顺鼎所作的《水调歌头·初九夜对月》,通过对半轮月亮和广阔天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慨。"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形象地写出月亮的孤独与无尽,暗含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对比。"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诗人试图揣测月亮的情感,暗示自己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寂寥孤立,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如同身处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将人比作大海中的孤舟。
接下来,诗人借花影、月夜的静谧,表达对生活的妥协和对缺憾美的欣赏:"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他认为生活不必追求完美,残缺也是一种美,与月亮的不完整相呼应。
"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诗人想象月亮曾照耀过无数辉煌的宫殿和普通人家,但过往的一切都难以尽数记住,流露出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仰望星空,以"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收尾,借月表达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身命运的追问,以及在孤独中对美的追寻和对生活的深深思索。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光阴迅速,暑往寒来,俄然又报新年。
物换形移,都被暗里催残。
谁省人人越旧,改青春、皓发苍颜。
虚过了,似落花飞絮,逝水无边。
若也回光返照,运灵枢一撞,击碎双关。
耀海玄珠,晞煌焰接昆山。
宝性因明贯体,换凡躯、养就仙丹。
玉辰显,向中天游奕,物外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