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感怀》
《除夕感怀》全文
清 / 张印   形式: 古风

廿年作客黄金台,有婿乘龙今归来。

忽念远嫁向东越,萧然忍对残冬雪。

此时我何忆,所忆母与兄。

相望不相见,两地难为情。

况母今年七十高,兄谋甘旨官京曹。

潼关有家归不得,饥驱两鬓霜华飘。

忆甘奉姑宣南住,不归旬日一把晤。

往来数数将车迎,家常共话欢平生。

不苦冻泥溅裙裤,但觉春风生户庭。

一日夫婿下枢直,手携鹿尾称上赐。

急索箧中旧貂裘,命质香醪谋一醉。

留兄共饮午窗前,此中风味殊新鲜。

半酣呼人迎我母,省识此乐真稀有。

可怜年事多未完,犹道今朝二十九。

我职中馈时入厨,洗手亦复同围炉。

薄暮母去坐无语,始悟宵来已岁除。

故乡胜似他乡远,我今来秦反愁惘。

亦有梅花插胆瓶,依然狂雪大如掌。

当时两家俨如一,今日一身难化两。

儿女守岁不思眠,事事上心犹昔曩。

白云飞处是京华,料母回头同此想。吁嗟!

好花不久妍,好月不常圆。

身为既嫁女,骨肉安得长为欢。

母今不归我行去,天南地北相逢难,令人念此郁郁摧心肝。

(0)
鉴赏

这首清代张印的《除夕感怀》描绘了诗人作为远嫁女子在除夕之夜的深深感慨。诗中,诗人回忆起二十年来在外漂泊的生活,如今有婿归来,本应欢庆,但她却因思念远方的母亲和兄长而心情复杂。她感叹母亲年事已高,兄长在京为官,自己却无法回家团聚,只能忍受着残冬的寒冷。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如春风拂户、家人共饮、午窗前的欢乐,展现了家庭温暖的一面,但也揭示了分离的痛苦。

在丈夫带给她贵重礼物的瞬间,诗人忆起了过去的日子,感叹岁月匆匆,母子亲情弥足珍贵。她意识到母亲已经七十大寿,自己却未能陪伴,心中充满哀愁。除夕夜,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身为已嫁之女,骨肉团聚不易,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家庭团圆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梅花和大雪象征家乡的景象,对比现实中自己的孤寂,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她明白,即使身处异地,母爱和亲情始终如一,但天各一方的现实让人心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庭团聚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张印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听符文韬鼓琴集字以赠

房相青门会,高挥韵极悠。

安弦酬古调,留字异常俦。

况倚松风弄,如闻海水流。

素桐凭寿世,曲罢满庭秋。

(0)

寄怀方尔止白下即送其授经淮南

江头送客客心违,想到江头花正飞。

鸠性久怜吾道拙,鱼书近与故园稀。

人从白鹭洲前去,春向双龙桥上归。

满地风烟何日靖,望中行色泪沾衣。

(0)

夜坐寄友

万木含秋赖,虚堂卧独迟。

美人隔秋水,明月共相思。

作客竟何补,著书空尔为。

来朝理筇竹,好订白云期。

(0)

白莲二首·其二

玉箫声起晚凉天,仙袂翻翻宝界莲。

虢国淡描朝镜里,杨妃新浴液池边。

遥看几讶烟迷色,细认非关月伴妍。

相对素衣如斗艳,自明高洁绮窗前。

(0)

立秋前一日魏公蕴山招游昭阳湖赏荷六首·其一

百里湖光一鉴开,芙蕖望处锦成堆。

含情尚忆昭阳日,闲倚东风不忍回。

(0)

竹林

幽居不用买山钱,独坐深篁隐碧天。

伴侣或来双语燕,赓歌时发数声蝉。

烦忧顿却如除疾,清思频增如入仙。

啜茗观书随意得,眼前何必数淇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