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十七》
《诗偈·其十七》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读经须解义,解义始修行。

若能依义学,即入涅槃城。

读经不解义,多见不如盲。

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

(0)
翻译
阅读经典必须理解其意义,理解了才能开始修行。
如果能依照道理学习,就能进入涅槃的境界。
如果只是阅读经典而不理解其含义,见识再多也如同瞎子。
只追求文字表面,内心却不愿耕耘和深入理解。
注释
读经:阅读宗教或哲学典籍。
解义:理解书中的深层含义。
修行:精神修炼或道德实践。
涅槃城:佛教中指解脱生死的极乐世界。
不解义:不理解其深层含义。
多见:见识丰富但缺乏理解。
盲:比喻没有洞察力。
缘文:拘泥于文字表面。
占地:占据空间,此处指耗费精力。
心中不肯耕:内心不愿深入思考和实践。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体现了佛教禅修的一种观点。开篇“读经须解义,解义始修行”表达了一种对佛法的理解,即单纯地阅读佛经并不够,必须深入解析其意义,然后才能开始真正的实践。这种思想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紧接着,“若能依义学,即入涅槃城”进一步说明,如果能够按照佛教经典中的义理去学习和修行,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在佛教中是指超脱生死轮回、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

后两句“读经不解义,多见不如盲。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则批评了一种现象,即有些人虽然阅读了很多佛教经典,但却没有深入理解其意义,这样的人就像瞎子一样,看似忙碌,其实毫无收获。最后一句“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用农耕的比喻,说明这些人虽然占据了大量的经文知识,但在内心深处却没有真正去耕耘和修习。

整首诗偈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态度的佛法学习者,强调了正确理解和实践佛教义理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赠阳湖陈生

大江浩浩趋东海,汇为大湖涵远空。

由来江左数人物,民风虽雌文则雄。

阳湖陈生三十九,手治官书百粤走。

乞我题诗写古愁,夜半携尊酌南斗。

(0)

三叠前韵·其七

海气阴阴昼不开,秋生辽后旧妆台。

黄金天长修宫价,黑土人讹止水灰。

凤阁平章新改制,龙门游幸各呈才。

春风回首华清浴,白玉莲花没草莱。

(0)

叠前韵·其五

亭亭海树立波罗,瓣瓣天花散贝多。

丹穴求君太唐突,雪山成佛已蹉跎。

双龙输酒夷徵约,么凤收香客按歌。

镂鉥五中无限恨,不随金石共消磨。

(0)

叠前韵·其三

天时人事互推迁,窥井明看火不然。

上地徘徊来怪鸟,故家沦落有穷蝉。

梧桐未老心先死,牛马无能鼻任牵。

欲诉閒愁寄明月,不知天上是何年?

(0)

次韵答友人

横槊当歌万虑空,复闻吐哺有周公。

挥金径欲求奇士,好色何曾讳国风?

百万逢场仍纵博,十千沽酒更新丰。

平生整顿乾坤手,要见神州日再中。

(0)

送朱古薇学使乞病旋里二首·其一

三年持节远朝班,要乞君恩更赐閒。

人既读书同博塞,天将盛业付名山。

右军誓墓心谁白?永叔归田鬓未斑。

惆怅閒鸥沧海上,也随桃李惜春还。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