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千峰带落晖,白云开处见柴扉。
松门一径仍生草,应是仙人向郭稀。
湖上千峰带落晖,白云开处见柴扉。
松门一径仍生草,应是仙人向郭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居图景。开篇“湖上千峰带落晖”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湖光与山色交融,千峰之中皆带着晚日的余晖,给人以深远和静谧的感觉。而“白云开处见柴扉”则进一步描绘了景象的美丽与隔绝,白云如门,轻启处现出一道柴门,既隐约又自然,让人不禁想象那柴扉背后是怎样的一片世外桃源。
接着,“松门一径仍生草”一句,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恢复。松木为门,常见于古代园林,门前的小径上长出了新草,显示出这里虽有人迹,但已久无人至,归于自然。
最后,“应是仙人向郭稀”一句,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诗人推测,这样的地方,应该是隐逸的仙人们选择的居所“向郭稀”,即他们可能选择在这样的地方隐居,远离尘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仙境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和超凡脱俗理念的向往。
及当道作者,盖俯念草木之味也五陵春色旧曾游。
翠娥讴。
锦缠头。
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
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
近来近来双鬓秋。
心渐收。
情尚留。
底事底事递如许,身世沉浮。
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
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昼楼。
小溪溪上十年游。
酌酒对花讴。
竹西歌吹曾同赏,到如今、梦里杨州。
绿发潘朗老大,近来懒说风流。
故人握手话绸缪。
重问旧盟鸥。
五陵风度犹无恙,算闲身、底事沉浮。
莫说乌衣巷口,夕阳都是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