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

胡为浪自悲,怀古泪纷委。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

沈骨不沈名,清风两江水。

或云非正命,是昧舍生理。

归全岂发肤,所惧本心毁。

哭父天为惊,忧君国将燬。

于焉偷吾生,何以立戴履。

脩短在百年,芳秽垂千纪。

之人死犹生,滔滔真死矣。

(0)
注释
葵榴:向日葵和石榴。
衰齿:老迈的牙齿。
胡为:为何。
沈:沉没。
正命:正常寿终。
生理:世俗生活。
发肤:皮肉。
毁:受创。
哭父:哭泣父亲。
国将燬:国家将要毁灭。
戴履:尽忠尽孝。
芳秽:美名恶名。
滔滔:形容众多或水流滚滚。
翻译
向日葵和石榴映入眼帘,借酒消愁抚慰老迈的牙齿。
为何徒然悲伤,怀古之情让泪水纷飞。
湘江中沉没的是忠诚的臣子,越江中则是孝顺的儿子。
他们的肉体虽沉,但名声永存,清风在两江之间传递他们的精神。
有人说这不是正常寿终,是放弃世俗生活。
保全生命并非只关乎皮肉,真正可怕的是内心受创。
哭泣父亲让天也为之动容,担忧国家将要毁灭。
我在此苟且偷生,如何还能尽忠尽孝。
寿命长短不过百年,但美名恶名却流传千年。
有些人虽死犹生,而有些人却真真切切地逝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诗中,诗人通过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如屈原和曹娥的怀念,以及对他们牺牲自我以成仁义的深深敬仰。"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象,借酒消愁,暗寓诗人内心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湘江与越江中的忠臣孝子,暗示屈原和曹娥的高尚品质。他认为他们的死并非寻常的命运安排,而是出于对国家和道德的坚守。

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英雄不会因为肉体的毁灭而失去名声,他们的精神如同清风般长存于江水之中。他质疑那些怀疑他们死因的人,认为他们是不知生死大义的人。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自己在乱世中苟且偷生的无奈,同时质问自己如何能保持忠诚和责任。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但英名和事迹却能流传千年,而那些真正为正义而死的人,其精神永垂不朽,相比之下,那些看似活着实则行尸走肉的人,才是真正的死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道德思考。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句·其二

效颦可丑张元妹,竞爽宜为束皙兄。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八

误将萤火作明星,发得些儿鬼眼睛。

末代只看王勃记,何殊瘗鹤紫阳铭。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七十

罗汉山当户,朝来有圣灯。

藩篱俱剖破,不拣小乘僧。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三十四

病来病去无聊赖,及至除根病转多。

事久多变,年老成魔。看它此去又如何。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七

华鲸吼月,虚籁沈秋。裂破玄关了,随流复入流。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十六

鼎湖龙去不知还,遥想清都虎豹闲。

欲借刚风朝紫阙,九天阊阖正开关。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