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山当户,朝来有圣灯。
藩篱俱剖破,不拣小乘僧。
罗汉山当户,朝来有圣灯。
藩篱俱剖破,不拣小乘僧。
这首诗以“罗汉山当户,朝来有圣灯”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罗汉山作为背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而“朝来有圣灯”则暗示着某种神圣或超自然的力量在黎明时分显现,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秘。
接下来的“藩篱俱剖破,不拣小乘僧”,则进一步揭示了诗的主题。这里的“藩篱”象征着束缚与限制,无论是内心的还是外在的。诗人通过“藩篱俱剖破”表达了打破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不拣小乘僧”则可能暗指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传统教义,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上的启示,也寓意着对真理的探索不应受限于表面的教条,而应深入内心,寻求本质的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精神自由与内在觉醒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与追求。
平生顾建康,名下难为人。
见其似者喜,敢复圣贤分。
元侯惟曲蘖,好赐均无贫。
萍官新荐熟,莲幕先饮醇。
坐令染指客,诗语生冤亲。
柑黄松小苦,赋笔久埃尘。
何时获瀛渌,更可调阳春。
归云度山椒,木末留夕照。
联翩衔尾鸦,不复明楚调。
安知牛尻没,便出丰年笑。
南阮有伟人,领略造意表。
端忧突不烟,岑寂有馀妙。
简远到安丰,迈往同逸少。
颇教弟子员,铅椠发清奥。
谁可相推毂,仅自免镌谯。
阅月不传音,柴门迹如扫。
藜床还睡债,瘿杯敦夙好。
为君短长吟,扶筇送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