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孤灯涸井傍,童山竭泽世茫茫。
马声嘶彻炎风起,不是征人亦断肠!
夜半孤灯涸井傍,童山竭泽世茫茫。
马声嘶彻炎风起,不是征人亦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凄凉景象。诗人以“夜半孤灯涸井傍”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氛围,仿佛在荒凉之地,只有孤灯相伴,映照着涸井,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荒凉。接着,“童山竭泽世茫茫”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辽阔与荒芜,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茫然之中,没有生机,只有无尽的荒凉。
“马声嘶彻炎风起”,描述了边塞特有的景象——狂风中战马的嘶鸣,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环境之恶劣,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悲壮。最后,“不是征人亦断肠!”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边塞生活艰辛和战争残酷的深切同情,即便是非征人的普通人,也感到了心痛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及其家人的深深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梅雨润兼旬,暑月不知夏。
溪流三尺强,舟人惊昨夜。
余家有瓜田,蘋藻纷揉藉。
鱼虾失凭依,跳跃至床下。
卑湿畏暮年,扶策升台榭。
难愿方丈食,互市物踊价。
四邻各凄凉,惟有酒可借。
五月藉新白,咀嚼胜枣炙。
闭门人事绝,向晚乌巾卸。
震雷压不住,神龙未遑暇。
或谓蛟为孽,胡不宁尔舍。
旱涝政本农,偏惠及閒架。
皇天无所私,未遽损禾稼。
一洗天下清,作我圣人化。
郡古湖如镜,照人心胆清。
閒曹应事简,尽日读书声。
府主旧知举,同僚亲弟兄。
人言游宦乐,难得比君荣。
潮寒闻雁声,野霁见虎迹。
眼中无故人,莽莽欲谁适。
当年此防秋,筑垒如铁壁。
哀哉不崇朝,遽此陵谷易。
土道蚀残砖,沙草埋折戟。
林墟稍亦集,农亩犹未辟。
人心嗜新乐,畴复念曩昔。
亭亭千尺塔,独立苍烟碧。
稽首塔中仙,此心如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