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久住岂无情,偶为寻诗出谷行。
岁宴龙蛇当伏蛰,春和观鹤自翔鸣。
眼空江海栖栖老,兴近烟霞往往清。
林杰后来俱特达,侯门弹铗旧知名。
山中久住岂无情,偶为寻诗出谷行。
岁宴龙蛇当伏蛰,春和观鹤自翔鸣。
眼空江海栖栖老,兴近烟霞往往清。
林杰后来俱特达,侯门弹铗旧知名。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赓冯老泉》,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首联“山中久住岂无情,偶为寻诗出谷行”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山中并非无情感寄托,而是偶尔为了寻找灵感而走出山谷。颔联“岁宴龙蛇当伏蛰,春和观鹤自翔鸣”运用了龙蛇冬眠和鹤在春天自由飞翔的意象,寓言自己顺应时节,静待时机,同时也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眼空江海栖栖老,兴近烟霞往往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即使年事已高,眼中仍怀揣江海般的广阔胸怀,每当兴致来临,便沉浸在如烟霞般的清逸之中。尾联“林杰后来俱特达,侯门弹铗旧知名”以典故结尾,借用了战国时孟尝君门客冯谖的故事,表达对后辈才俊的期许,同时也暗含自己曾有侯门之志,但如今却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山水自然的描绘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后世人才的寄予厚望。
芍药恣欢谑,桃李竞光华。
吾本葵藿士,弃之等尘沙。
负郭开三径,言树桑与麻。
兼之艺蔬韭,春雨生萌芽。
接竹引寒泉,薙草驱鸣蛙。
绕畦白水流,傍屋青山斜。
浊酒聊自慰,劳力何须嗟。
终作灌园人,且卖故侯瓜。
惜分飞、燕支塞远,十年征戍凄绝。
乌丝累幅盘中寄,锦字织来难灭。生死别。
问底事、天公铸错人间铁。芳心百结。
便放得金鸡,重圆破镜,对影恐华发。
枫亭路,流水声声似咽。吟魂何处飞越。
春莺多事频饶舌,惊散梦中胡蝶。千百折。
算此恨、逢人怎便分明说。书藏莫泄。
有无限愁衷,银笺渍透,字与泪成血。
重门半掩清秋节,孤帆角声催去。
金鸭香微,银屏梦短,一种伤离情绪。芦汀烟渚。
记衰柳残杨,长亭初暮。
漫倚高楼,乱云遮断去时路。依然秋色如许。
更归鸦几点,飞绕疏树。
千里关山,旧时明月,今夜照人何处。凭栏无语。
怕雁逐书沉,又更霜露。立遍空阶,影寒银汉渡。
是谁工、霓裳旧谱,一声声断还续。
飘零淮海头将白,赖有随身竿木。花簌簌。
叹老矣龟年、红豆伤心曲。两三闲屋。
正白纻全翻,青衫对坐,石铫茗初熟。
江南忆,我亦挂帆六幅。扁舟来剪波绿。
平生结习惟耽此,听遍哀丝豪竹。春去速。
算檀板、登场曾记唐衢哭。昆刀切玉。
觉删尽柔声,唱成绝调,高响遏云谷。
放眼乾坤小。猛翻来、银涛万叠,海门秋早。
一带沧溟云气涌,装点楼台七宝。
算十丈、红尘不到。
线样虹霓钩样月,让先生、散发垂纶钓。
挥手处,复长啸。诗狂酒侠心难老。
拂珊瑚、一竿才下,六龟齐掉。
陡觉天风吹日近,望里蓬瀛了了。
问仙骨、更谁同调。
不信骑鲸千载下,有如来、金粟重留照。
闲把卷,识奇表。
身世原为客,何必叹离居。
脚跟不用线系,天地本吾庐。
梦觉池塘芳草,酒醒晓风杨柳。纵缆采明珠。
五六十本菊,三四千卷书。渡桃叶,寻彭蠡,访小姑。
汉滨拾翠,此际能无佳句乎。
谕檄题桥司马,作赋登楼王粲,纵迹古人如。
故里莫回首,聊且托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