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拭镫前泪,恐沾衣上痕。
不眠忘手冷,翻觉剪刀温。
频拭镫前泪,恐沾衣上痕。
不眠忘手冷,翻觉剪刀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夜里独守闺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波动。
首句“频拭镫前泪”,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昏暗的灯光下频繁擦拭眼泪的画面,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哀愁。这里的“镫”指的是油灯,古代照明工具之一,其光线微弱,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接着,“恐沾衣上痕”,表达了女子担心泪水不小心滴落在衣物上,留下痕迹,进一步强调了她对这份情感的珍视与保护。这一细节体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与敏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呵护。
“不眠忘手冷”,描述了女子因思念或忧虑而彻夜难眠,以至于忘记了手指的寒冷。这种状态不仅表现了她长时间的焦虑和不安,也暗示了她对某个人或事的深深牵挂。
最后,“翻觉剪刀温”,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女子在夜晚的静谧中,拿起剪刀,本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处理一些家务,但意外地感受到了剪刀的温暖。这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握持使得剪刀与手心之间产生了温度的交换,也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一丝温暖和慰藉。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深夜中的孤独、思念与自我慰藉的过程,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舜中山中来,手持中山记。
我吟山中诗,石砺攻玉粹。
先正司马公,常念一中字。
当时伊川程,初不以为是。
人生所谓命,受之于天地。
未有字义前,此念何所寄。
日用而不知,礼乐本孝弟。
圣贤岂异人,众以华嵩企。
舜中学既优,具见诸行事。
立剖是与非,敢问何所自。
于焉道无陂,政尔心得位。
知能执两端,功在进一篑。
堂堂大丈夫,万物皆我备。
乃今为中山,转欲生疏义。
寂然不动时,更不容拟议。
鼓声震荡冯夷宫,帆腹吞饱江天风。
长年望云坐长啸,稳驾万斛凌虚空。
主人扬州卖盐叟,重楼丹青照窗牖。
斗帐香凝画阁深,红日满江犹病酒。
钱塘女儿静且姝,臂金盈尺衣六铢。
凭阑饭饱观戏鱼,清波照影红芙蕖。
江城到处时弥楫,遍买甘鲜穷所悦。
千里携家任去留,一生为客无离别。
敦农抑商昧远计,遂使素封轻得意。
握筹狡狯俯承命,危坐咄嗟收厚利。
田庐彫敝君知否,终岁勤劳莫糊口。
夏税未了秋税来,三十六策惟有走。